11 9 月, 2025

白银有色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股价跌停引发市场关注

unnamed-file-486

9月10日晚,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12.SH,以下简称白银有色)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反应,9月11日白银有色股价开盘即一字跌停,报3.82元/股,跌幅达9.91%,总市值为282.86亿元。

公告指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并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然而,这一立案调查的背景是公司近期业绩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白银有色业绩由盈转亏,亏损2.17亿元,同比暴跌1859.82%。

业绩下滑与财务问题

根据公司8月27日发布的公告,白银有色子公司上海红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涉及两项合同纠纷案,被移送公安机关,计提预计负债约3.17亿元,导致公司上半年利润减少约3.069亿元。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白银有色营业收入为445.59亿元,同比下降15.28%,利润总额4.33亿元,同比下降38.67%,扣非净利润亏损1117万元,同比下降180.19%。

这些财务数据的背后,是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内部管理上的漏洞。2025年7月,白银有色在回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时披露,公司销售部门存在违规发出商品事件,涉及金额高达1.57亿元。此外,2023年底,公司员工盗出990吨锌锭产品,后被公安机关查获,但这些案件均未在相关年报中及时披露。

市场反应与股东动向

9月1日和9月2日,白银有色股价曾连续两天涨停。然而,9月3日公司公告称,经自查并征询前两大股东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新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确认不存在影响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这一声明未能平息市场的疑虑,随着立案调查的展开,股价迅速下跌。

白银有色的主业包括铜、锌、铅、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业务覆盖全产业链。然而,近年来的财务问题和管理漏洞对其市场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业内专家认为,白银有色的案例反映了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对公司透明度和合规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将面临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和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未来,白银有色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重建市场信心。随着调查的深入,公司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财务调整和法律责任。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以评估其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

总之,白银有色的信披违规事件不仅是公司自身的挑战,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合规经营,将是所有上市公司必须面对的课题。

推荐阅读  特朗普解僱聯儲局理事引發美元走軟及市場對央行獨立性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