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9 月, 2025

埃塞俄比亚畜牧业价值链项目:中非合作的新典范

unnamed-file-1151

畜牧业是埃塞俄比亚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外汇收入的关键来源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24年,埃塞俄比亚拥有非洲最大的牲畜存栏量,包括超过7000万头牛、9500万只羊和800万头骆驼。尽管畜牧业潜力巨大,但其价值链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如缺乏商业化生产体系、政策薄弱、技能匮乏、优质饲料短缺以及兽医和基础设施服务不足等。这些因素导致埃塞俄比亚在全球肉类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不足1%。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自2021年起合作实施“提升埃塞俄比亚畜牧业价值链”项目。该项目通过支持政策框架的制定、加强认证和检验体系、改善贸易谈判以及促进技术交流,取得了显著进展。

合作示范中心的成立与项目进展

2024年7月,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三方合作示范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该中心框架下的畜牧业价值链项目于2025年5月进入第二阶段,将通过机构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改进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

联合国工发组织埃塞区域办事处国家项目官员阿塞吉德表示,该项目和示范中心是南南合作的卓越典范,展示了国际合作在推动工业发展、助力埃塞发展规划以及加速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巨大潜力。

“中国不仅提供了关键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其经过验证的发展经验,这一实践对埃塞的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牲畜识别与追溯系统的应用

在埃塞南奥莫地区,牧民沙维基通过项目实施的牲畜识别与追溯系统,改善了牲畜管理。他表示,通过为牲畜佩戴耳标并使用追溯系统,不仅提升了牲畜的市场价值,还为牧民提供了保险、贷款等福利。

埃塞农业部牲畜识别与追溯系统(LITS)及动物福利主管哈德古介绍,该系统支持在偏远地区进行现场登记和追踪牲畜,数据实时同步至LITS管理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

“我们与出口屠宰场签订合同农业协议,出售带耳标的动物时可获得15%的额外价格。”

质量检测与市场对接的提升

在埃塞俄比亚农业局下属的检测中心,高精度质谱仪和检测设备高速运转。质量分析师法努埃尔负责检测肉类样品的残留物质。他表示,项目不仅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还为埃塞技术人员提供了赴华培训机会。

检测中心负责人贝拉切夫指出,在项目支持下,实验室获得了多项国际认证,极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埃塞俄比亚检测报告的信任度。

“这不仅是设备或资金的支持,更关键的是帮助我们构建了国际认可的认证信任链。”

未来展望与合作深化

埃塞农业部国务部长费克鲁·雷格萨表示,畜牧业价值链项目推动了埃塞政策改革和技术提升,双方将共同推动建设口蹄疫无疫区,进一步促进对华肉类出口。

与此同时,项目还开发了埃塞俄比亚肉类行业门户网站,实现了肉类检验流程数字化,推动产业现代化。埃塞农业局牲畜牧业产品监管首席执行官阿亚莱乌表示,这些系统性工作显著提升了埃塞农食产品的合规性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我们在溯源技术和中国市场准入上取得了关键突破。”

在示范中心的框架下,未来将有更多项目落地,进一步支持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人才培养。埃塞工业部部长高级政策顾问阿亚纳表示,示范中心的成立代表着非洲开展国际合作方式的转变,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南南合作的生动实践。

推荐阅读  多國批評美國拒向巴勒斯坦人員發放簽證,外交風波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