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返4000点:硬科技驱动的结构性牛市
A股正迎来十年一遇的历史性时刻!2025年10月28日10点14分,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盘中高点后,A股首次重返4000点。2025年10月29日15:00,上证指数以4016.33点收盘,标志着自2015年7月24日以来首次以收盘价形式重返4000点上方。
这一历史性突破被称为“史上估值最低”的4000点。与2007年和2015年的两次突破不同,本次行情由“硬科技驱动”的结构牛市推动。上证指数从2024年9月23日的2748.92点上涨至如今的4000点,其中电子行业贡献最大,贡献比例高达34.9%。
硬科技驱动的结构牛市
本轮行情与前两轮相比,有三点不同。首先,本轮行情是“硬科技驱动”的结构牛市。电子行业、银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和医药生物五大行业撑起了A股过去一年涨幅的半壁江山。
科技赛道同样是ETF市场不可撼动的最强主线。截至10月29日,“AI算力底座”5G通信ETF自“9·23”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65%。人工智能AIETF、芯片ETF、科创创业50ETF等无一例外实现涨幅翻倍。
A股生态结构的历史性转变
与此同时,A股生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自去年三季度被动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基金,被动投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如今,ETF已是规模超5万亿的市场,成为投资者布局A股的主要工具之一。
自去年“9·23”以来,超1.1万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其中机器人ETF期内强势净流入189.88亿元,人工智能AIETF、科创半导体ETF和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分别净流入35.92亿元、30.29亿元和17.32亿元。
“史上估值最低的4000点”
本次突破被公认为“史上估值最低的4000点”。截至10月29日,PE(TTM)和PB分别为16.96倍和1.54,低于历史上其他两次突破。这种低估值引发了市场对科技估值泡沫的讨论,以及“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
恰逢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蓝图“十五五”规划公布,其中的关键词迅速成为市场的热议话题。五年规划自1953年首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一直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载体。
“十五五”规划核心方向相关ETF速览
“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在产业方面提出了多个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市场密切关注这些领域的政策动向。
以下是“十五五”规划中提到的方向,以及目前市场上所涉及的一些ETF集合:
- 芯片半导体:芯片ETF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芯片主题ETF,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全产业链。
- 算力:5G通信ETF是AI核心算力层的代表产品之一,涵盖四大AI算力系统核心组件。
- 航天强国:航空航天ETF是“含航量最高”的军工类ETF,涉及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热门主题。
- 风电光伏:光伏ETF华夏跟踪中证光伏指数,新能源含量超70%。
- 固态电池:新能源车ETF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固态电池含量高达50.9%。
- 高端制造:高端装备ETF覆盖新能源装备、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核心领域。
- 人形机器人:机器人ETF的“具身智能”含量高达61%。
- 脑机接口:医疗器械ETF聚焦医疗器械赛道,脑机接口含量为22%。
- 氢能核聚变:电网设备ETF成份股“核聚变”含量高达15.3%。
- 量子科技:数据ETF的“量子科技”含量为22%。
- 生物制造:恒生医药ETF覆盖港股市场30家最大生物科技公司。
结语
十年后的今天,A股历史性第三次突破4000点,与两轮不同的是,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低利率时代和AI技术浪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如火如荼,十五五规划重磅定调未来十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当上证指数的红线再次触及4000点的刻度,这不仅是简单的数字跃升,更是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转变,藏着科技自立自强的锋芒。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仅反映当前市场情况,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