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保障性住房创新模式 助力实现“安居梦”

中新网南宁7月24日电 (黄艳梅 李心语 刘汉琪) 广西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4日介绍,南宁市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住房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南宁市累计筹集保障性住房27.25万套,助力民众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南宁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闻发布会当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南宁市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形成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保障性住房建成23.59万套,累计分配24.49万套,累计发放公租房货币补贴7.65万户,共计4.68亿元人民币。
创新模式助力住房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城市,自2024年以来,南宁市重点发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该市已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5600余套,已有1100余户家庭获得准购资格,现有4个项目共238套可售房源,销售价格从4500元/平方米到5500元/平方米不等,建筑面积从8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
南宁市创新采用“新建+盘活+收购”的房源筹集模式,同时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提升品质。该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职住平衡三个维度,选点布局,按照“好规划、好设计、好材料、好施工、好配套、好服务”(“六个好”)要求,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保障性好房子。
多渠道资金支持
据介绍,南宁市已多渠道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1.12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资金支持不仅为现有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基础,更为未来的住房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住房保障专家指出,南宁市的创新模式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新建+盘活+收购”的多元化模式,南宁市有效地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现有房源的利用效率。
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资金的持续投入,南宁市的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加健全。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继续保持住房保障工作的高效推进,将成为南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南宁市政府表示,将继续以人为本,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目标,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