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7 月, 2025

广东三地基孔肯雅热病例激增至1199例:预防措施详解

swarm of mosquito insects flying and buzzing against the bright red rolling sky

swarm of mosquito insects flying and buzzing against the bright red rolling sky

广东省近期爆发基孔肯雅热疫情,确诊病例已增至1199例,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佛山。这一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严重时可导致长期关节痛。广东省卫生部门已启动紧急措施,呼吁公众加强防蚊措施。

基孔肯雅热并非新兴疾病,但在中国的传播相对罕见。此次疫情的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已成为全球焦点的背景下。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活动频繁,疫情风险加大。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与症状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这种蚊子也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患者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后2至12天内出现症状。虽然大多数患者会在一周内康复,但部分人可能会经历数月甚至数年的关节痛。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登革热相似,易导致误诊。“早期症状包括高烧、头痛和皮疹,需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李明表示。

当前防控措施与公众建议

为遏制疫情,广东省已加强蚊虫监测和控制措施。卫生部门建议居民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清除积水以减少蚊虫滋生。此外,公众应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尤其是清晨和黄昏。

李明强调,“公众的防护意识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我们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到防控工作中。”他还建议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

历史背景与国际经验

基孔肯雅热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近年来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多地爆发。2013年,法属加勒比地区爆发大规模疫情,影响数十万人。

国际经验表明,社区参与和政府的快速反应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健康挑战,”李明补充道。

未来展望与结论

随着广东省的防控措施逐步落实,疫情有望得到控制。然而,专家提醒,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蚊虫繁殖季节延长,增加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的传播风险。

广东省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强监测和研究,力求在疫情防控上取得更大进展。公众的配合与科学的防控措施相结合,将是战胜基孔肯雅热的关键。

未来几个月,广东省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适时调整防控策略,以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推荐阅读  美甲与HPV感染风险:日常注意事项及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