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7 月, 2025

国务院部署强化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unnamed-file-776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魏玉坤)国务院常务会议于16日召开,研究落实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点政策举措,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林山表示:“‘战略之举’,凸显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国内大循环被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

政策背景与重要性

做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背景在于应对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通过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政府希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张林山补充道:“这需要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成为会议部署的重点。

具体措施与实施计划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政策的有序实施。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会议强调,要聚焦突出问题,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力,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未来展望与挑战

有关部门被要求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积极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张林山指出:“落实好会议部署,要进一步加强部门政策协同联动,完善政策落地长效机制,并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做好政策储备,确保需要时能够及时推出、尽快见效。”

这项政策的成功实施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内经济的韧性,还将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将是未来的一大挑战。

《青海日报》(2025年07月17日 第3版:国内要闻)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推荐阅读  中国央行警示金融机构债券投资风险,强调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