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志:从高原到眼科前沿,守护光明的旅程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进行,聚焦各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7月6日,在儿童近视精准防控与数智发展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协之声编辑与论坛项目介绍人张铭志进行了深入对话,探讨她在眼科领域的深耕与援藏故事。
张铭志,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她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并入选“2022年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
聚焦近视防控:从国家战略到数智计划
张铭志首次参加中国科协年会,她表示,今年的年会更聚焦学术,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2018年,国家八部委提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实施方案,成为国家战略。张铭志指出,尽管过去五年出台了诸多指导方案,但需要思考如何推动这些内容的落地。
在专题论坛上,她宣布启动“AI明眸”数智近视防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信息化与大数据全天候监测用眼姿势、环境、时长,分析其与近视进展的关联,精准找出危险因素与防控关键。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高患病率、度数加深快等特点,已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科普与社会合力:眼健康的全民行动
张铭志强调,科普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抓手。她指出,当前自媒体发达,许多非专业人士传播错误知识,因此真正的眼科医生必须站出来做科普。她和同行们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开创了“小eye课堂”等栏目,用视频、漫画等形式普及近视防控知识。
她呼吁全社会形成合力,帮助孩子建立从出生到18岁的眼健康档案,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有效干预手段,实现个性化干预。
援藏十二年:从高原反应到技术扎根
从2013年至今,张铭志已四十四次进藏。她回忆起初次进藏时,尽管高原反应严重,但当地医疗条件的落后让她毅然决定留下来帮助。她与团队在西藏开展技术帮扶,培训当地医生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等技术。
“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恐惧和顾虑自然会退到一边。”
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日喀则、山南等地的眼科诊室里,本土医生已能独立操刀,为藏族同胞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未来展望:传承与发展的光明之路
张铭志表示,尽管年纪渐长,但她的事业一定能传下去。她希望拉萨等地市每个地方都能培养出扎根本土的眼科医生,用精湛技术服务当地居民。
她坚信,育人从来急不得,需要用心守着、慢慢熬着。就像西藏的格桑花,希望培养的医生能在每个角落开得旺。
在采访中,张铭志的坚定与执着令人动容。她不仅用数据说话,还用行动证明了不让患者为技术成长买单的铁律。她的故事不仅是对眼科事业的热爱,更是对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