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7 月, 2025

国务院部署强化国内大循环战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unnamed-file-728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魏玉坤)——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研究落实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点政策举措,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林山表示:“‘战略之举’凸显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会议强调要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

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

张林山进一步指出,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可以有效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以保障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政策实施与协同

会议指出,要聚焦突出问题,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力,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有关部门需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积极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

“做强国内大循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张林山

张林山强调,落实好会议部署,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政策协同联动,完善政策落地长效机制,并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做好政策储备,确保需要时能够及时推出、尽快见效。

历史背景与未来展望

国内大循环的概念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20年,中央就明确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举在当时的全球经济动荡中,为中国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增长路径。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未来,中国将继续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开放,推动国内大循环的进一步深化,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会议的部署表明,中国政府正积极应对当前经济挑战,通过强化国内大循环,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推荐阅读  高温热浪席卷全国,医生警告高危人群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