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7 月, 2025

上海夏季音乐节:音乐与环保的未来交响

unnamed-file-68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7月1日至13日,上海交响乐团主办的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在上海的各个角落持续了整整两周。音乐节以“写给未来”为主题,聚焦环保议题,奏响了一曲上海的夏日乐章。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MISA希望“环保能和音乐一样走进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露天广场上,艺术家们与游客互动,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周平认为,仅仅对环境问题“关注”是不够的。今年的MISA不仅有音乐会,还策划了六场环保主题讲座、工作坊、公益骑行活动以及与爱回收合作的环保任务等活动,旨在拓展MISA的跨界特色。

环保与艺术的交融

在上海音乐厅大堂,今年的艺术装置是一棵由矿泉水瓶、硬纸板、树枝和绳子组成的“重生之树”。这棵树充满了藏族风情,与大堂的蓝色星空顶相得益彰,仿佛将观众带到了雪域高原。这棵完全由艺术家捡来的垃圾所“种下”的树,频频亮相社交媒体,成为今年观众来MISA必打卡的“景点”。

“用塑料瓶制作的大树艺术装置成为网红打卡点。”

自然与音乐的历史渊源

出生于旧金山小渔村的美籍日裔指挥家长野健,在德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国际声誉。他表示:“从中世纪甚至更早开始,作曲家就从自然界中获得了无数灵感。因此从音乐历史的角度来看,自然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

长野健自称是一个“在狂野自然中长大的加州人”,他在指挥时常常联想并应用自然的意象,尤其是在指挥自然主题明显的作品时,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这种自然与音乐的深厚联系,为MISA的环保主题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年轻作曲家的创新探索

95后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在接受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植物园联合委约时,创作了本届MISA上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树》。他回忆起在成都市外的青城山中,每天早晨被鸟鸣叫醒的经历,这段经历为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

“想到很美的青城山大树,也想到洛杉矶被山火破坏的森林,于是我决定以‘树’为主题,发展出砍树、重植等情节,去阐述环保的理念。”——梁皓一

国际艺术家的未来展望

许多来MISA演出的国际音乐家将上海视为“属于未来的城市”。来自比利时的金翅雀古乐团被很多乐迷视为本届MISA的“隐藏彩蛋”。大提琴演奏家伊拉·吉沃尔在享受了梧桐区的优雅、苏州河边骑行的惬意以及陆家嘴的“绝美天际线”后感叹:“这里真的很有未来感。”

吉沃尔表示,他更加坚定了“古典音乐的未来可能是在这里,在上海,在中国”的想法。这种对于未来的展望,正是MISA所希望传达的核心理念之一。

随着MISA的落幕,这场音乐与环保的交响曲为上海的夏季增添了独特的色彩,也为未来的音乐节设定了新的方向。未来,MISA将如何继续推动音乐与环保的深度融合,值得我们期待。

推荐阅读  修丽可引领整全护肤,亮相2025 IMCAS中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