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 Deepseek避談南京紅姐事件 引發輿論關注

近日,南京紅姐事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討論,受害者一句“來都來了”成為網絡熱詞。然而,當網友嘗試詢問中國AI系統Deepseek是否能將該事件改編為熱門歌曲《大展鴻圖》時,AI系統以“涉及特定事件”為由拒絕回應,並強調“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據報導,南京紅姐事件涉及一名38歲的焦姓男子,他以偽娘形象誘騙多名男性發生性行為,並偷拍過程上傳至網絡平台牟利。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受害者人數一度被誇大為1691人,但警方確認為237人。
Deepseek的迴避策略
當網友直接詢問Deepseek是否知道南京紅姐事件時,該模型回應稱“目前沒有權威媒體報導或官方通報提及此名稱的公開事件。”Deepseek系統進一步指出,“紅姐”可能是地方性人物或網絡綽號,並提醒用戶應“保持清醒頭腦,不傳謠、不信謠”。
Deepseek的回應引發外界對其內容審查機制的關注。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在處理敏感詞與政治事件方面的方式,與中國對言論控制的政策一致。然而,目前尚未看到中國網絡平台封鎖“紅姐”關鍵字,Deepseek卻選擇自我審查。
專家觀點與比較
Deepseek的競爭對手ChatGPT指出,Deepseek可能內建了嚴格的內容審查機制,主動避免回應涉及敏感話題、性別爭議、隱私或爭議事件的問題,以符合平台或法律規範。由於南京紅姐事件涉及偷拍、性交易和大量受害者隱私,AI可能為避免涉入法律灰色地帶,自動屏蔽或迴避回答相關內容。
“即便關鍵字本身沒被封鎖,但AI產品開發者為避免引發敏感輿論或被政府監管,可能在後端設置了屏蔽策略。”
事件的社會影響與未來展望
儘管Deepseek不承認“南京紅姐事件”的存在,但該事件早在中國社群平台上大量流傳,並有不少中媒報導。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對人工智能技術在言論審查中角色的討論,尤其是在涉及敏感社會事件時。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在保障言論自由與維護社會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技術開發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