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7 月, 2025

花蓮凌晨發生規模4地震 深度18.7公里引關注

4-18-7-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最新資訊,12日凌晨1時35分,花蓮縣秀林鄉發生芮氏規模4的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西南西方15.2公里處,地震深度僅18.7公里。此次地震的最大震度在花蓮縣和南投縣達到3級。

此次地震引起當地居民的關注,尤其是由於其極淺的震源深度。地震發生時,許多居民表示感受到明顯的搖晃,部分人甚至被驚醒。

地震背景與影響

花蓮縣位於台灣東部,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由於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台灣經常經歷地震活動。根據歷史數據,花蓮曾多次經歷大規模地震,對當地基礎設施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僅18.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這使得震感更加明顯。中央氣象署指出,淺層地震通常會帶來較強的地表震動,儘管其規模不大,但對地表的影響可能更為顯著。

專家意見與未來展望

地震專家表示,此次地震雖然規模不大,但由於淺層震源,仍需密切關注後續的餘震活動。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李明德指出:「淺層地震的特點是震源距離地表較近,因此即使規模不大,也可能對地表造成較大影響。」

「未來幾天內可能會有餘震發生,居民應提高警覺,做好防震準備。」

此外,專家建議當地政府加強防災宣導,提高居民的防震意識,確保在地震發生時能夠迅速應對。

歷史比較與防災措施

回顧歷史,花蓮曾在2018年發生規模6.4的地震,造成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這次事件提醒人們,儘管地震規模不大,但仍需保持警惕。

台灣政府在過去幾年中加強了地震防災措施,包括建設更堅固的建築物和加強地震預警系統。然而,專家強調,個人防災意識的提高同樣重要,居民應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對措施,如選擇安全的避難場所和準備緊急物資。

此次地震雖然未造成重大損失,但提醒了人們地震風險的存在。未來,政府和居民需共同努力,提升防災能力,以應對可能的地震挑戰。

推荐阅读  颱風「丹娜絲」生成,預測可能達中颱強度,台灣恐迎強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