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7 月, 2025

中国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439款服务已完成

439-

根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的最新消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网信办)已完成对43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这一举措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

从今年4月至6月,新增9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此外,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由地方网信办负责登记,本阶段新增74款完成登记。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3年7月10日发布,由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审议通过,并将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该办法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

根据该办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外商投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行业专家的观点

业内专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明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在内容创作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还可以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李教授补充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全球视角与历史比较

全球范围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迅速发展。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例如,欧盟在其《人工智能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目标。

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政策的调整与适应。此次中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工作,类似于过去对互联网服务的监管,旨在确保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未来展望与影响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的推进,预计将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应用。国家网信办的努力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还将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政策指引。

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将成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共同面对的挑战。

总之,中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工作标志着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技术发展将更加规范和健康。

推荐阅读  中美外长吉隆坡会晤,聚焦乌克兰局势与贸易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