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7 月, 2025

多国专家齐聚曼谷 探讨郑和精神的现代意义

unnamed-file-318

【东盟专线】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泰中建交50周年“一带一路”文化经贸论坛于7月7日在曼谷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专家学者。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探讨郑和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该论坛是“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东盟行”经贸活动的一部分,旨在弘扬“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文化互鉴·商业互通”的郑和精神。活动由各国郑和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东南亚国家的高校、商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郑和精神的核心理念

郑和国际合作组织总干事孙治国在论坛上表示,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不带侵略与掠夺,而是以丝绸、瓷器传递中华文明的温度,以农耕技术、航海知识播撒合作的种子,用尊重与平等架起不同文明间的桥梁。

“郑和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共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孙治国

这种精神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需要以相互尊重为基础。

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旅居新加坡的学者韩胜宝从事郑和文化研究已有20多年。他在论坛上指出,郑和的外交方式不是征服,而是平等相待、互利共享。这种以和为贵、开放包容的精神,是郑和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遗产。

“郑和的‘和’文化精神还体现在商贸方面,他在620年前就践行共享太平、共享繁荣,通过和平商贸模式构建了与西方殖民者截然不同的商贸交往典范。” ——韩胜宝

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次的航行,更是文化交流的象征。他的船队带去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同时也吸收了沿途各国的文化和知识,这种互通有无的精神在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得到延续。

现代意义与未来展望

此次横跨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文化经贸交流活动,不仅是对伟大航程的纪念,更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的一次重要实践。

孙治国表示,这种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还能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将变得更加频繁和重要。

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郑和精神在当代的重新焕发活力,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未来,这种精神将继续引领各国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推荐阅读  美越关税协议:遏制中国商品“转运后门”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