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7 月, 2025

新台幣升值重創台積電:專家警示營收與獲利雙壓

unnamed-file-161

近期新台幣快速升值,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廣泛影響,尤其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摩根士丹利(大摩)發出最新報告,警示匯率變動將對台積電的財務表現造成明顯壓力。財經專家陳榮華指出,新台幣升值將透過「營收換算縮水」與「毛利率下滑」兩大機制,直接衝擊企業獲利能力。

大摩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出口為導向,產品多以美元計價銷售至國際市場,但營運成本如人事、設備維護、能源等大多以新台幣支出。當新台幣升值時,企業收到的美元收入在兌換時將減少,導致帳面營收縮水,進而壓縮毛利與獲利空間。

匯率升值對台積電的影響

以台積電為例,大摩分析顯示,新台幣每升值1%,毛利率將下滑約0.4個百分點。本季度新台幣兌美元升幅高達約10%,理論上可能導致毛利率下滑約4個百分點,從原先預估的58–59%降至54–55%區間。大摩最新報告中已調整台積電第二季毛利率預估至55–56%。

此外,匯率壓力不僅影響營收與毛利,還將進一步拖累營業利潤率與每股盈餘(EPS)。摩根士丹利已分別下修台積電2024與2025年EPS預測6%與12%。

「即便營業費用控管良好,獲利能力仍難免受壓。」——摩根士丹利報告

全產業普遍承壓

財經專家陳榮華表示,除了台積電,整體台灣半導體廠商均面臨類似壓力。尤其是晶圓代工與IDM廠(如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因營收大多來自出口,而營運成本高度本地化,對匯率波動最為敏感。IC設計公司如聯發科、瑞昱雖然亦以美元營收為主,但部分公司具備海外據點或定價彈性,受影響程度略低。

報告亦指出,新台幣升值將削弱台灣半導體廠在全球市場的價格競爭力。相較日元與韓元近期相對疲弱,台廠產品以美元計價下顯得更為昂貴,恐在價格戰中處於不利地位。

台積電的應對策略

儘管面臨短期逆風,大摩仍維持對台積電「優於大盤」的投資評級,目標價維持在1,288元不變。報告強調,台積電在先進製程(5nm/3nm/2nm)擁有無可撼動的技術優勢與客戶黏性,具備一定訂價能力,可視情況調整美元報價。

此外,台積電具備「自然對沖」機制,包括大量美元計價的海外採購、海外建廠投資、以及外籍人員支出。新台幣升值有助降低這些美元支出。大摩估計,此類自然避險可抵銷約20–30%的匯率風險,剩餘部分則須依賴外匯避險工具如遠期合約來管理。

長期前景與投資機會

大摩指出,儘管短期盈利表現受匯率拖累,但AI與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持續擴張,台積電仍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企業。報告認為匯率影響為週期性現象,不會改變台積電的長期成長軌跡。

「新台幣升值雖為台積電與整體半導體產業帶來短期財務壓力,但在技術優勢與需求驅動下,長期基本面仍穩健。」——陳榮華

陳榮華也提醒投資人關注焦點:

  • 新台幣對美元後續走勢:升值趨勢是否延續。
  • 台積電法說會對毛利率與避險策略的說明。
  • 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需求走向。
  • 三星、英特爾等競爭對手在先進製程的進展情況。

總結來看,雖然新台幣升值給台積電帶來短期挑戰,但其技術優勢和市場需求仍使其在長期保持競爭力。摩根士丹利亦視此波股價回檔為潛在的長期投資機會。

推荐阅读  苗栗國道3號車禍:廂型車高速撞分隔島,駕駛受困無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