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大学展示64项科研成果,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幕。深圳理工大学以“‘药’创新·‘药’未来——生物医药与创新医疗”为主题,重磅展出64项前沿科研成果,彰显其在生物医药与创新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此次是第二次独立参展高交会。其展区位于11号馆A8,设计充满科技感,系统展示了学校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与突破性进展。
64项科研成果集中亮相
在“成果供场”展区,深圳理工大学展示了64项技术成果,涵盖生物医药、未来太空医院、先进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这些成果均已突破实验室阶段,精准对接产业转化需求,部分已进入中试阶段或与企业达成明确合作意向。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理工大学的未来太空医院项目首次亮相。作为全球首个提出“未来太空医院”概念并付诸实施的大学,深圳理工大学汇聚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创新医疗技术与航天科技力量,建设属于未来的太空医学平台。
“在全球太空探索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在该领域持续发力并不断填补技术空白。”——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
48位顶尖科学家构建高效对接平台
“科学合伙人”展区创新性构建了知识产权发明人、企业联合创始人、科技资源联络人“三位一体”的人才展示平台。展区内48位顶尖教授的学术风采与研究方向清晰呈现,观众可以通过扫码获取详细信息,为产学研合作搭建起高效便捷的对接桥梁。
多项前沿项目领跑国际
展会现场,深圳理工大学的多项全球领先成果引发高度关注。药学院院长陈有海团队研发的抗脏器衰竭创新药AS1501,作为世界首款基于TRAIL-DR5通路阻断剂的创新药,已进入临床II期。生命健康学院叶克强团队研发的小分子创新药BrAD-R13,获美国FDA与中国CDE双重临床试验许可,已完成临床I期研究。
“这两款药物标志着我国在原创药领域从‘仿制药’向‘原始创新’的重要转变。”——陈有海
此外,合成生物学院连祺周教授团队的太空宇航员抗宇宙辐射工程化修复型外泌体制剂、药学院冯志炜团队的AI创新型生物药研发平台等成果也在展会上亮相,全面展示了学校在交叉领域的创新硬实力。
23项大奖彰显创新实力
展会期间,深圳理工大学申报的23项科研成果全部斩获“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涵盖AI药物研发、脑机交互、干细胞技术等多个前沿方向。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生物医药与创新医疗领域“从0到1”原始创新、“从1到N”成果转化的实力。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表示,学校以此次高交会为契机,全面展示“建设深圳人民满意、全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在生物医药与创新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与成果转化高地。
此次参展不仅展示了深圳创新药产业的最新成果,更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深圳理工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链接全球创新智慧与深圳产业需求,以更多原创性成果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