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1 月, 2025

AI巨頭OpenAI巨額虧損:2030年前難以盈利

featured-lonnews-com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指出,儘管人工智慧(AI)技術如日中天,OpenAI卻面臨著巨額虧損,預計在2030年之前難以實現盈利。報導稱,OpenAI本季度的虧損相當於微軟、輝達、Alphabet(Google母公司)、亞馬遜和Meta(臉書母公司)這些科技巨頭本季度基本獲利總和的65%。

在AI成為科技界的焦點後,「AI泡沫論」也隨之而來,成為AI崛起的陰暗面。OpenAI作為研發出ChatGPT的公司,目前仍在承受巨額虧損。根據該公司的計劃,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持續盈利。即便在2028年,OpenAI預估的營運虧損仍將達到740億美元。

科技巨頭的投資與虧損

儘管科技巨頭的AI相關收入激增,但大部分利潤來自於為建立AI大型語言模型的公司提供資金或進行投資。這些公司虧損的速度和籌集資金的速度相同,這種模式在未來幾年也將持續。OpenAI和Anthropic這兩家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的主要供應商目前的虧損情況幾乎都是無底洞,因為他們在晶片和雲端服務租賃上仍在大舉支出。

《華爾街日報》指出,OpenAI今年夏天揭示了一項激進的成長策略,對運算基礎設施、晶片和資料中心必須持續進行大規模的前期投資。執行長Sam Altman表示,這些支出對於滿足AI能力永無止境的需求至關重要。OpenAI曾表示,針對未來八年的需求,已與雲端運算和晶片巨頭簽署總額高達1.4兆美元的運算協議。

OpenAI的財務挑戰

根據OpenAI提供給股東的數據,該公司今年的收入預估為130億美元,但今年的支出將高達220億美元,這意味著OpenAI每創造1美元的收入,就要花費1.69美元,這至少是90億美元的淨虧損。即便明年OpenAI的收入能夠翻倍,在大規模投資的情況下也還遠遠談不上損益兩平。

「就算每年都出現爆發式的成長,OpenAI勉強實現盈利的時間將是2030年,而該公司在那一年的營收預估將高達2000億美元。」

《財星》雜誌也指出,Sam Altman為OpenAI制定的策略需要近乎持續不斷的融資,才能維持這家新創公司的生存。如果市場對AI或其短期盈利能力的關注程度降溫,這項策略可能會適得其反。

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華爾街日報》警告,對於OpenAI自行預測的盈利時間應該謹慎對待,畢竟這間公司的架構才剛確定、產品也仍在開發中,最終定價甚至還未定型。加上競爭格局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最終會如何發展。

如果投資人對AI不再那麼狂熱、OpenAI難以實現翻倍的成長、或者經濟衰退等原因導致融資困難,投資人或許會重新關注AI營收的虛幻,轉而關注他們的巨額虧損。

這一發展提醒著我們,儘管AI技術的潛力巨大,但其商業化道路仍充滿挑戰。未來,OpenAI和其他AI公司需要在技術創新與財務穩定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推荐阅读  英特尔AI高管跳槽至OpenAI,CEO陈立武亲自领导AI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