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1 月, 2025

中国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推动公平竞争

unnamed-file-48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支持和引导平台经营者有效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于11月15日公布了《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这一指引旨在健全反垄断合规管理机制,保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平台经济的扩张,垄断风险也随之增加。市场监管总局的这一举措被视为对这一现象的直接回应。

背景与制定原因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对平台经济的常态化监管。根据《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研究起草了这一指引。

近年来,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垄断风险。平台经营者通过规则、数据、算法等手段影响竞争生态,一旦从事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可能损害多方主体利益。制定《指引》有助于平台经营者识别、评估和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明确行为边界,稳定市场预期。

指引的主要特点

《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社会期待,设定了清晰明确的行为指引。其特点包括:

  • 促进创新与健康发展:《指引》旨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 非强制性指引:作为专项反垄断合规指引,《指引》不具强制力,而是提供一般性指导,帮助平台经营者降低不确定性成本。
  • 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平台经济行业特点,提出了八个场景中的新型垄断风险,指导平台经营者加强规则审查和算法筛查。

反垄断合规管理的原则

《指引》指出,平台经营者应坚持以下原则开展反垄断合规管理:

  • 针对性原则:结合行业、商业模式等因素,识别、评估和防控合规风险。
  • 全面性原则:推进全链条合规,覆盖业务领域、部门和员工。
  • 穿透性原则:完善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协同机制,实现层级和业务穿透。
  • 持续性原则:健全长效机制,定期评估和更新合规管理制度。

识别垄断协议和市场支配地位风险

《指引》为平台经营者提供了识别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风险的框架。平台经营者需分析行为是否符合《反垄断法》的规定,并结合行业特点列举具体行为方式,以帮助识别和防范风险。

《指引》总结了平台间算法共谋等八个风险示例,为平台经营者提供合规参考。

合规管理的保障机制

《指引》鼓励平台经营者健全风险闭环管理机制,提出合规汇报、培训、考核、监督等多项保障机制,确保合规管理有效实施。平台经营者可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机构,或由相关部门承担职责,以保障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和资源支持。

此外,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合规企业不仅能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还能在国内市场中赢得消费者、从业人员和合作商的青睐。

未来展望

《指引》的发布不仅优化了竞争生态,也集中创新力量,推动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反垄断合规管理,平台经营者将能够更好地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

随着市场监管总局继续推进反垄断合规管理,平台经济的未来将更加规范和健康,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推荐阅读  中国宣布新经济政策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