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1 月, 2025

中国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草案,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unnamed-file-480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支持和引导平台经营者有效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市场监管总局于11月15日发布了《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旨在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平台经济的创新与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在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平台经济也面临着垄断风险,尤其是在涉及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等多方主体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该《指引》,为平台经营者提供明确的合规管理指引。

《指引》的背景与目的

《指引》的制定是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制定重点领域的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是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垄断风险频发,平台经营者迫切希望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合规指引。制定《指引》有助于平台经营者识别、评估、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明确行为边界,稳定市场预期。

《指引》的主要特点

《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社会期待,为平台经营者设定了清晰明确的行为指引。其主要特点包括:

  • 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指引》以促进平台经济的创新和健康发展为出发点,详细列举了互联网平台可能发生的反垄断合规风险。
  • 非强制性指引:《指引》为平台经营者提供了一般性指导,不具有强制力,是加强全链条监管的创新举措。
  • 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平台经济行业特点,《指引》提出了8个场景中的新型垄断风险,引导平台经营者加强平台规则审查和算法筛查。

反垄断合规管理的原则

《指引》指出,平台经营者在开展反垄断合规管理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 针对性原则:结合行业、商业模式和治理结构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识别、评估和防控合规风险。
  • 全面性原则: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合规,实现业务领域、部门、员工全覆盖。
  • 穿透性原则:贯通平台经营者总部和分公司,完善总部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机制。
  • 持续性原则:健全反垄断合规长效机制,保障合规管理制度持续有效执行。

识别垄断协议和市场支配地位风险

《指引》为平台经营者提供了识别垄断协议风险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风险的指导。平台经营者应避免在提供平台服务或开展自营业务时达成垄断协议,并定期评估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在识别垄断协议风险时,《指引》建议平台经营者首先分析相关行为是否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然后结合行业特点和执法实践,列举可能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方式。

对于市场支配地位风险,《指引》指出,平台经营者应界定相关市场,评估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分析相关行为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指引》的实施与意义

《指引》不仅为平台经营者提供了合规管理的具体措施,还鼓励其建立完善的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提醒、风险防控等措施,平台经营者可以健全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

《指引》的实施有助于优化竞争生态,集中创新力量,并赢得更多市场青睐。在当前动态性较强的市场环境中,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赢得各方认可的关键。

通过《指引》的实施,平台经营者可以更好地识别反垄断合规风险,增强竞争力,推动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2025年10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公布: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