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7 月, 2025

特朗普政府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政策轉向引發爭議

unnamed-file-48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將關閉運營近64年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這一決定由國務卿魯比奧在聲明中正式確認,指出自7月1日起,美國國際開發署將停止執行對外援助任務,部分符合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剩餘項目將移交美國國務院實施。

魯比奧在聲明中強調,美國國際開發署在過去數十年中支出超過7150億美元,利用美國納稅人的錢創建了一個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組織產業綜合體。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以來,該機構的工作成效甚微,受助地區的發展目標很少能夠實現,反而不穩定局勢加劇,反美情緒也有增無減。

背景與歷史

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立於1961年,旨在通過經濟援助和技術支持促進全球發展,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該機構在冷戰時期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援助計劃來擴大美國的影響力。

然而,隨著冷戰結束和全球政治格局的變化,美國國際開發署的作用和定位也面臨挑戰。許多批評者指出,該機構的援助計劃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加劇了地方的不穩定。

政策轉向與爭議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標誌著美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轉向,強調「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魯比奧在聲明中指出,美國的人道主義援助和促進海外經濟發展項目必須服務於這一政策。

然而,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批評者擔心,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可能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並損害其在國際社會中的道德領導地位。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一些專家認為,雖然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某些計劃確實存在問題,但完全關閉該機構可能並不是解決之道。國際關係學者約翰·史密斯指出:「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閉可能會導致美國在全球舞台上失去一個重要的軟實力工具。」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閉可能會導致美國在全球舞台上失去一個重要的軟實力工具。」——國際關係學者約翰·史密斯

未來,美國如何重新定位其對外援助政策將成為觀察的重點。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措是否能夠達到其「美國優先」的目標,仍需時間檢驗。

隨著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關閉,全球援助格局可能會發生變化,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可能會填補這一空白。這一變化將如何影響全球發展和地緣政治,值得持續關注。

推荐阅读  泰国总理被暂停职务后致歉国民,政坛动荡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