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博会:静安区招商团引领外资新潮流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静安区的招商团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了外资企业的关注。身着“静安LOGO”金色马甲的招商负责人吴频捷和他的团队,通过高频对接的方式,向符合静安区产业方向的外资企业进行推介。这种策略不仅帮助他们掌握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还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洞察市场的最前沿动向。
与此同时,阿锶特(Aster)和数字王国等外资企业也在进博会期间集中签约入驻上海静安区。阿锶特作为本次进博会的展商之一,是一家国际顶级家居品牌,在全球70个国家拥有850位合作伙伴。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今年5月出访意大利,与阿锶特初次接触后,上海九百集团开始为其提供对接服务,并推动其首次参展进博会。
静安区的招商策略
南京西路功能区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阿锶特中国区CEO邱敏曾表示,静安南京西路是阿锶特中国区旗舰中心的不二之选。这里不仅拥有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化视野,还汇聚了时尚、艺术与文化的精髓,与阿锶特品牌高度契合。
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阿锶特最大的需求是找到合适的场地。南京西路功能区发布的“街力”计划,力求通过商业、文化、产业的多元融合,打造“没有围墙的全球城市实验室”街区生态。经过对旗下资产的排摸,阿波罗大厦成为“腾笼换鸟”的绝佳选择,最终阿锶特决定在此打造时尚创意集合地和品质生活展示厅。
“我们像‘活地图’一样熟悉静安每栋楼宇、每项政策,企业的问题我们3分钟内就能给出解决方案。”——静安区招商团队工作人员
上海各区的招商成果
不仅静安区在进博会期间签下新外资项目,青浦区也宣布泰国椰子水品牌IF中国区总部落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宝山区则与白俄罗斯科布林黄油奶酪厂完成签约,后者计划在当地成立一家国际贸易公司。
作为外商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上海今年1至8月已落地外资项目278个,总投资1437亿元。此次进博会期间,上海各区招商团队仍在扩大招揽外资的成果,推动更多参展商变为投资商。
“矩阵”作战模式
为了吸引更多外商投资,静安区根据产业需求整理出一份约有180家企业的重点名单,并采取“矩阵”作战的招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不同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协同合作,还体现在产业链的协同上。
今年进博会展馆的招商团队从去年的百人扩充至近千人,目的就是能够在展台上及时回应企业需求,力求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静安区商贸服务业产业聚集,在此次进博会前夕,静安区40多家招商主体与5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共同组建“静安招商协同矩阵”。
“企业只需对接招商协同矩阵这‘一扇门’,即可享受全链条服务。”——静安区投促办
未来展望
在吴频捷看来,进博会有限的空间内密集对接外资企业,是为专项支持政策收集想法的重要渠道。他注意到,外资企业对人才落户与配套需求在逐步提升,企业希望通过静安区的政策优势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并关注本土人才的招揽。
随着上海各区在进博会上的积极表现,未来将有更多外资企业选择在此落地生根。这样的趋势不仅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