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店衛生警訊:店員手部特徵引發熱議
生活中心報導 — 愛喝手搖飲的消費者注意了!一位曾在連鎖飲料店擔任稽核人員的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提醒大家注意店員手部的兩個特徵:「做指甲」和「戴戒指」。他建議看到這些情況時,應該立即轉身去隔壁的店家購買,這一貼文隨即引發廣泛討論。
這位網友表示,自己曾在飲料店擔任稽核,能夠簡單分辨出管理不善的店家。他指出:「只要在店門口看到店員做指甲或戴戒指,請馬上轉身去買隔壁的。」他強調這類店的內部環境可能會讓人難以接受。此外,他還建議消費者在排隊時觀察店家的抹布數量和顏色。如果檯面上有兩條以上且顏色不同,通常問題不大。但若只有一條或多條同色抹布,則需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意味著抹布被用來擦拭桌面和飲料。
網友意見兩極化
該貼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出現兩派不同看法。一派支持者認為,餐飲業本就有規定不能做指甲或戴戒指,因為這可能影響食品衛生。有人表示:「餐飲業本來就規定不能有指甲、塗指甲油。」另一位網友則提到:「碰食品的產業就不能做指甲戴美甲戒指,可以選擇其他不涉及食品的行業。」
然而,也有網友不以為然,認為這樣的標準過於苛刻。一位網友反駁道:「我在裡面待四五個小時,洗手次數可能比你一天還多,不要以偏概全。」對於有人建議戴手套即可的說法,也有網友指出:「餐飲業規定就是不能做美甲戴飾品,戴手套並不能解決問題。」
衛生規範與法律背景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食品從業人員需剪短指甲,不能做美甲或塗指甲油,上班時也不能佩戴戒指。這些規定並非店家自訂,而是法律要求,違反者可能面臨罰款。這些規範旨在確保食品安全,避免因個人衛生問題影響消費者健康。
「衛福部本來就規定食品從業人員要剪短指甲、不能做美甲、不能塗指甲油,上班時也不能配戴戒指。」
未來的影響與行業挑戰
這次討論揭示了餐飲業在衛生管理上的挑戰。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飲料店和其他餐飲業者需要更加重視員工的個人衛生,以維護品牌形象和顧客信任。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檢查和規範出台,以進一步確保食品安全。
總之,這場討論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食品衛生的高度關注,也促使餐飲業者重新審視其內部管理和員工培訓,確保符合法律標準並滿足消費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