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车利润预期下调21%,因成本上升与亚洲市场挑战
据路透社报道,本田汽车近日宣布,将其全年利润预期下调21%。这一决定主要受到电动汽车一次性成本上升、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销量下滑,以及安世半导体芯片零部件短缺的影响。
本田将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从7000亿日元下调至5500亿日元(约合36.5亿美元)。在本财年前半段,本田汽车业务出现营业亏损,主要因为电动汽车相关的一次性支出高达2240亿日元。
电动汽车成本与市场策略调整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本田也在积极调整其市场策略。然而,电动汽车的高昂成本成为了本田盈利能力的主要挑战之一。该公司现将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标由30%下调至20%。
本田执行副总裁贝原典也表示,随着中国车企进入东南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当地厂商被迫通过提高优惠或降低售价来吸引消费者。“我们认识到必须对亚洲业务进行根本性调整。不过,从本财年至下一财年,不会推出新的车型。”
亚洲市场销售疲软与应对措施
本田同时将亚洲(含中国)市场的年度销量预期下调至92.5万辆,较此前的109万辆减少逾一成。亚洲市场的疲软表现尤其在中国市场显著,竞争加剧和经济放缓使得本田面临更大压力。
尽管如此,本田在其他市场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例如,摩托车业务在越南销量疲软的情况下,巴西和泰国的强劲需求弥补了部分下滑,使该公司保持稳健盈利。
芯片短缺与关税影响
本田年度利润预期的下调还包括因安世半导体芯片短缺造成的损失,约1500亿日元。此外,本田预计将因美国关税损失3850亿日元,比此前预估减少650亿日元。
贝原典也指出,关税可能持续存在,但由于该公司在北美的本地化生产比例较高,且当地混合动力车需求旺盛,这有助于缓冲部分影响。
“我们在北美的生产设施和市场需求使得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展望与行业影响
本田7月至9月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5%,从上年同期的2579亿日元降至1940亿日元。尽管如此,本田在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可能帮助其在未来的挑战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上月,日本驻河内大使馆致信越南政府,指出河内计划禁止燃油摩托车上路,可能对与越南庞大摩托车市场相关产业的就业造成冲击。此举显示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政策对传统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
本田的此次利润预期下调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挑战。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创新和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以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