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1 月, 2025

四川引大济岷工程启动,破解成都平原水资源瓶颈

unnamed-file-284

11月9日消息,综合央视新闻和四川省水利厅的官方消息,11月7日9时许,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二郎山脚下隆重举行。这项四川人民期盼已久的重大水利工程终于从设计蓝图走向现实。

引大济岷工程被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是国家“两重”项目的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作为四川水利史上投资最大、线路最长、受益最广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它是四川“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启动建设将为成都平原经济区注入“水动能”,破解“水瓶颈”问题,并对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工程概况与技术细节

引大济岷工程以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为起点,蜿蜒穿越至成都平原,构建起“一总两干”的输水格局。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61公里,其中隧洞占比超过58%。

根据设计,工程年引水量为15.23亿立方米,覆盖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内江、雅安、眉山、资阳共8市43县(市、区),受益人口达3413万人。工程总投资575亿元,建设总工期预计为96个月。

战略意义与影响

引大济岷工程不仅是一个民生保障项目,还兼具生态修复和经济赋能的战略功能。工程建成后,将与都江堰供水工程形成双水源水网体系,结束成都平原“单水源依赖”的历史,新增灌溉面积1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91万亩。

工程将连通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和涪江,推动成渝地区生态廊道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调蓄能力,助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这一项目的完成将有效改变成都、德阳等8市43县(市、区)水资源短缺的发展瓶颈。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业内专家指出,引大济岷工程是四川水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突破。工程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引大济岷工程的实施,将为四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一位水利专家表示。

展望未来,随着工程的推进和完工,四川将迎来水资源管理的新局面,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将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推荐阅读  吉利全新星瑞与星越L车型即将上市,预售价9.97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