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10 月, 2025

特朗普亚洲行:在中美贸易紧张中寻求突破

unnamed-file-1098

《费加罗报》国际版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特朗普开启高风险亚洲之行 试图缓和贸易紧张局势》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此行的主要目标是缓解与中国及亚洲多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特朗普计划于周日在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会议,并与多位合作伙伴会晤,随后前往日本与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会谈。然而,此行最重要的一站将是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面,两人计划于下周末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举行面对面会谈。这也是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两人首次直接会晤。

这次会面正值中美双方因互相实施报复性措施而引发新一轮贸易战冲突之际。北京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而特朗普则威胁从下个月起对中国商品再加征100%的关税,并对“所有战略性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甚至一度威胁要取消与习近平的会晤。这些措施预计将成为谈判的核心争议点。此外,芬太尼走私问题也将成为焦点。

东南亚的平衡策略

与此同时,《费加罗报》还刊登了一篇题为《在中国的拉拢下,东南亚试图讨好特朗普》的文章。白宫透露,特朗普预计将在周日亲自主持一场“和平协议”的签署仪式,协议旨在化解泰国与柬埔寨之间的边境冲突。今年7月,该冲突曾造成38人死亡。马来西亚首相安瓦尔称,这是“空军一号”得以降落吉隆坡的前提条件。

在这个被视为全球增长引擎的地区,中美之间的影响力争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美国总统希望在舆论战上赢得一些胜利,而北京则以“中国制造中心”这个稳健的姿态推进布局,试图展示自己是相对稳定的力量。分析人士指出,东南亚国家认为,与中国的接触在长期上更可预测,但他们同时也想向特朗普证明,他们在他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仍有利用价值。

德国的依赖困境

《费加罗报》还转载了一篇德国媒体的报道,题为《药品、半导体与稀土……对中国的依赖正在威胁德国的繁荣》。报道称,德国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的原材料,无论是关键药品、半导体,还是稀土资源,北京都拥有足以在战略层面造成巨大冲击的力量,这让德国变得非常被动。

中国目前提供了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量,共17种对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最新的例子是德国汽车工业,该行业依赖荷兰公司Nexperia生产的特殊半导体芯片。尽管这些芯片在荷兰制造,但其组装环节位于中国。而随着北京宣布限制这些产品的出口,德国的汽车生产线可能很快陷入停滞。大众汽车的工厂甚至在危机正式爆发前就已计划实施“部分停工”,整个行业都可能受到波及。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北京宣布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德国企业界愈发担忧后果。报道指出,德国必须削弱对中国的单向依赖,不仅需要建立战略性产品储备,更要在全球范围内分散贸易伙伴。因此,与美国维持伙伴关系依然不可或缺,可以说这是德国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与长期繁荣的必要条件。

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在东南亚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以及其在南海的强硬立场,令东南亚诸国心存忧虑。它们试图在这两大巨头之间谨慎游走,不与任何一方公开对立。东盟国家的目标是在中美脱钩阴影下,继续扮演全球贸易中枢的角色。

然而,这次在吉隆坡,美国总统将独占舞台,因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均婉拒了马来西亚的邀请。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继续,全球市场和政治局势将密切关注这次高风险的亚洲之行所带来的影响。

推荐阅读  泰柬边境冲突谈判前夕 双方互指未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