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迎来“2025丝绸之路周”闭幕展,文化交流引热议
圣保罗10月26日电——“2025丝绸之路周”于10月24日至25日在巴西圣保罗的巴西移民博物馆和伊瓜苏市的“瀑布城”顺利闭幕。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巴西作为主宾国,通过展览、研讨、表演等形式,搭建了中巴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系山海——从中国到巴西”展览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巴西移民博物馆联合承办,展出122件(组)文物和当代丝绸艺术品,其中包括22件(组)文物展品。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9日,为观众呈现中国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圣保罗的展厅中,古代织机模型、丝织样本、扇面刺绣及明清织锦等藏品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家虹现场展示了杭绣技艺,复刻的宋画《雷峰塔》以细腻的色彩还原了古画的神韵。金家虹介绍说,宋画色调微妙,需要在灰绿、灰蓝、赭石之间精准拿捏,“墨韵要与宋画一致,这就是难点”。
展览在巴西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观赏。巴西大学生维克多拉表示:“这些服饰如此精美,让人不禁想到当时制作的复杂程度。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在感叹,中国人是多么优雅、穿着多么得体。”
专家观点与历史意义
多位巴西知名“博物馆人”到场参观并“打卡”,认为展览为深化双边文博合作提供了典范。巴西移民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德拉回顾移民博物馆作为早期移民驿站的历史时表示,中国丝绸由移民传入巴西,正是文化互鉴的象征。
“丝绸不仅是东方艺术的象征,更是连接人类文明的重要纽带。”
圣保罗伊皮兰加博物馆馆长马里奥表示,展览具体呈现了中国悠久传统与东方艺术,“这清楚地展示了我们如何分享经验、交流传统”。他认为,这一体验“非常美好和感人”。
巴西葡萄牙语博物馆执行馆长雷娜塔·莫塔表示:“展览的质量、藏品内容及它带给我们的知识与启发,令我感到非常惊喜。‘一带一路’促进文化相融、民心相通,文化层面是所有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基本方面,而这也是中国与巴西共同拥有的理念。”
展望未来的合作
圣保罗州文化、经济与创意产业厅执行厅长玛丽安娜表示,此次展览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也将助力双方博物馆团队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从今年12月起,我们将公布巴西中国文化年相关项目,期待明年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
2026年将迎来中国—巴西文化年,届时,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馆藏共享等领域。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也为未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