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0 月, 2025

国航锂电池自燃事件:赔偿方案与安全警示

unnamed-file-872

10月1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的一架从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在行李架上突发起火,导致客舱内浓烟滚滚。该事件由一名旅客放置在行李架内的锂电池自燃引起,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10月20日,国航公布了针对该事件的赔偿方案:经济舱旅客将获得200元现金补偿,而公务舱旅客则可获得300元。

该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锂电池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根据民航局发布的公告,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应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锂电池起火事件。

锂电池安全隐患引发关注

近年来,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航班上起火冒烟的事件屡见不鲜。近期,多个知名充电宝制造商因电芯存在安全隐患而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生产厂家的3C认证。

为应对这一问题,民航局已通知各航空公司和机场加强旅客服务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充电宝安全风险及相关政策,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有效地回应旅客的询问。

专家意见与行业反应

对于此次事件,业内专家表示,锂电池自燃的风险主要源于产品质量不合格和使用不当。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指出:“锂电池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航空公司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应对锂电池起火事件的能力。国航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锂电池起火、冒烟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员工的情景意识、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未来展望与安全提示

锂电池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但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管的加强,锂电池的安全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于普通消费者,专家建议在购买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时,应选择知名品牌并注意产品的3C认证标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充电或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以减少安全隐患。

此次国航事件为全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各方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警惕。

推荐阅读  微软暂停 Windows 11 25H2 预览版更新,功能异常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