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0 月, 2025

台北市因颱風影響將實施水門管制並進行拖吊作業

unnamed-file-867

因颱風風神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台北市今日宣布將於10月20日下午5時實施水門「只出不進」的管制措施,提醒車主將車輛開離,並預計於管制4小時後,即晚上9點開始進行拖吊作業。這一決定旨在應對豪雨可能導致的河川水位快速上漲,進而影響市區安全。

北市水利處表示,降雨量的加劇可能導致河川水位迅速上升,甚至漫淹至高灘地。因此,市政府決定在淡水河及基隆河沿線的疏散門和越堤坡道實施「只出不進」管制,呼籲河濱公園活動人員及車輛儘早撤離河川區域,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拖吊作業將在管制執行4小時後展開,並視水情狀況另行公告疏散門關閉時機。

水門管制措施的背景與影響

台北市的水門管制措施並非首次實施。在過去,類似的措施已多次用於應對颱風及豪雨帶來的潛在威脅。這次的措施特別針對淡水河和基隆河沿線,因為這些地區的水位上升速度較快,且易受暴雨影響。

水利署指出,配合台北市政策,將於管制後4小時開始拖吊堤外滯留車輛。針對未移置車輛,將依車型大小處以1,800至4,800元不等的罰鍰,經拖吊之車輛還需繳納移置費及保管費。這一措施旨在強化市民的防災意識,並確保公共安全。

專家意見與未來展望

專家指出,颱風與季風的共伴效應常常會加劇降雨量,對城市的防洪系統提出挑戰。台北市的水門管制措施是一種有效的應對策略,能夠在短時間內減少洪水對市區的影響。然而,長期來看,城市的排水系統及防洪設施仍需持續升級,以應對日益增多的極端天氣事件。

台北市政府表示,未來將加強與氣象及水利專家的合作,提升預警系統的準確性和反應速度。此外,市民也被鼓勵透過台北市停車工程管理處網站登錄車輛資訊,以便及時收到防汛簡訊通知。

市民的反應與下一步措施

許多市民對於此次水門管制措施表示理解,認為這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必要手段。然而,也有市民擔心拖吊作業可能帶來的不便和額外費用。市政府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密切監控水情變化,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措施。

總體而言,此次水門管制措施及拖吊作業是台北市應對颱風及季風影響的重要舉措。未來,隨著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增加,市政府將持續完善防洪策略,以確保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推荐阅读  藍黨內部權力鬥爭升溫:挺盧派尋求新領袖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