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0 月, 2025

營養師揭示麵店健康選擇:避開雙重碳水化合物

unnamed-file-827

健康中心/李紹宏報導 中式麵店以方便快速著稱,但選擇正確的組合至關重要。營養師李婉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麵店點餐的技巧,整理出「5種安心菜單」,並提醒大家避開餛飩麵和羹麵等「雙重碳水炸彈」,讓外食族和糖尿病患者能夠安心享用麵食。「終於不用每天只靠地瓜加水煮蛋過日子啦!」

李婉萍指出,餛飩麵是「數顆餛飩加一把麵條」的混搭組合,每顆餛飩的熱量高達60卡路里,兩種碳水化合物的結合讓熱量爆表。此外,羹麵則因加入魷魚、肉條及由太白粉調製的濃稠羹湯,成為「隱形糖分」,不僅澱粉含量高,還包裹油脂,對糖尿病患者尤其不利。

小菜選擇的重要性

除了主食,選擇小菜也需謹慎。李婉萍提醒,像「四大天王」黑輪、竹輪、甜不辣、豬血糕等都是澱粉類加工品,若與主食搭配,會攝取過量澱粉,導致血糖飆升。此外,台灣人喜愛的豬皮、腿庫肉、白切三層肉等含大量油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她建議選擇燙青菜、小黃瓜、滷海帶、滷蛋、涼拌乾絲等搭配主食,既清爽又營養。

五種安心菜單

面對菜單上眼花撩亂的選擇,李婉萍分享了「5種安心菜單」,讓外食族及糖友既能吃飽也能吃巧:

  • 湯意麵+里肌肉或嘴邊肉+滷海帶
  • 陽春湯麵+滷蛋或豆乾+涼拌小黃瓜
  • 雞肉飯(小)+里肌肉或嘴邊肉+青菜豆腐湯
  • 餛飩湯+涼拌乾絲+燙青菜
  • 水餃8~10粒+青菜蛋花湯

控糖三原則

李婉萍強調,這些餐點的關鍵在於掌握「控糖三原則」:優先選擇分量好控制、油較少的湯麵,挑選含纖維和蛋白質的小菜,湯類應避開羹湯和丸子等加工品,並注意「少喝幾口湯」,以減少鈉的攝取,兼顧血糖和營養。

這一建議的發佈正值健康飲食意識逐漸增強之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4.63億,預計到2045年將增至7億,這一趨勢凸顯了健康飲食選擇的重要性。

未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外食文化的普及,如何在外食中做出健康選擇將成為更多人關注的焦點。李婉萍的建議為那些希望在外食中保持健康的人提供了實用的指導。

推荐阅读  劉品言懷孕後首度入圍金鐘獎 丈夫連晨翔溫馨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