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0 月, 2025

中国联通获批开展 eSIM 商用试验,推动数字经济新突破

esim-

10月13日,中国联通宣布已正式获得开展 eSIM 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中国联通在 eSIM 领域长达十年的技术积累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里程碑式进展,并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和终端连接创新注入新的动能。

中国联通自2015年启动技术研发,2018年在国内推出 eSIM 可穿戴业务,随后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至今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覆盖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智慧出行等多类场景,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

eSIM 技术的背景与发展

eSIM,即嵌入式 SIM 卡技术,允许用户无需实体 SIM 卡即可激活运营商网络。这种技术不仅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还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灵活性。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eSIM 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据悉,中国联通的 eSIM 预约已在9月底正式开启,用户可通过中国联通 App 首页顶部入口进入 eSIM 预约专区,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预约登记。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动 eSIM 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前发布的苹果 iPhone Air 手机仅能通过 eSIM 激活运营商网络,不支持实体 SIM 卡,这一趋势显示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对 eSIM 技术的广泛接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为该手机提供 eSIM 支持,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该手机国内目前还在待售阶段。

业内专家指出,eSIM 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智慧城市、车联网等领域。eSIM 的广泛应用将为这些领域的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监管与行业挑战

尽管 eSIM 技术前景广阔,但其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监管政策的落地速度、用户隐私保护以及技术标准的统一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接受度提高,eSIM 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快速增长期。中国联通此次获得商用试验批复,无疑为其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推荐阅读  AI时代的启蒙:深圳大师课揭示人机共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