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0 月, 2025

上海未来产业新布局:硅光、类脑智能崭露头角

unnamed-file-538

在10月11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根据规划,到2027年,上海将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并培育约20家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30年,上海将进一步壮大未来产业,力争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未来产业是指那些处于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颠覆性和前瞻性的新兴产业。近期,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明确了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新的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若干措施》提出,围绕未来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空间和健康等领域,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精准培育未来产业。此次更新的名单中,硅光、类脑智能和具身智能等首次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这些产业将分层培育,包括加速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和构建产业生态;同时,加快硅光、6G、第四代半导体、类脑智能等领域的培育,重点在于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和验证市场价值。

与2022年计划的对比

相比于2022年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此次的重点产业方向有所调整。2022年,上海计划发展包括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6G技术等16个细分产业。

在这些领域,上海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上海首次应用通用型CAR-T技术治愈风湿免疫性疾病,并研制了我国首个获批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治疗药物。在脑机接口领域,上海支持开展了全球首个符合GCP标准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

硅光、类脑智能的崛起

硅光作为光互连的主流技术之一,能够突破电芯片算力扩展面临的传输距离和带宽限制,实现更高容量和更低延迟的数据传输。上海市在硅光领域持续创新,启动建设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组建硅光创新联盟,并设立硅光基金矩阵。

类脑智能领域自2017年起,上海便开始布局,通过深化基础研究和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重要成果。上海还成立了类脑智能创新联盟和基金矩阵,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屈炜表示,上海将发挥未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强面向企业培育的全周期、多元化金融支持。今年初,总规模15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已完成备案。

未来产业基金的支持

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执行总经理刘理鹏表示,未来产业基金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母基金+直投”方式,推动原始创新转化,为早期创新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未来产业基金已投资18支战略性突出、创新性显著的子基金,拟投决金额为22.15亿元,子基金目标总规模超150亿元。直投方面,已重点布局9个战略意义的前沿项目,投决金额3.99亿元,覆盖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AI4S、天基计算等未来产业细分关键赛道。

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上海在未来产业领域的布局将更加完善,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推荐阅读  黃迪奇:從網罪科督察到創業家,香港網絡安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