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0 月, 2025

中朝俄关系微妙:金正恩阅兵背后的战略考量

unnamed-file-482

此次访问是中朝之间数十年来的罕见访问。李强将成为本世纪以来首位出席朝鲜阅兵仪式的中国最高级别官员。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总理从未出席过朝鲜的阅兵式。上一次有中国总理访问朝鲜,还是2009年的温家宝。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仅在2019年访问过一次朝鲜。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的到访也是近20年来越南领导人首次访问朝鲜,上一次的正式访问可以追溯到2007年。相比之下,俄罗斯的代表规格略低,由前总统、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出席,尽管他的职位不属于俄罗斯政府的实际执政职位,但仍显示出朝俄两国的友好关系。

中朝俄关系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金正恩在阅兵式上的表现,正如他上个月赴北京参加中国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活动时一样,显示出他作为伙伴的价值。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员李成贤指出,这一系列活动是展示“中朝俄战略轴心巩固”的绝佳时机。

习近平在对朝鲜发来的贺电中称,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不变的方针。与此同时,金正恩赞扬北京方面为维系“朝中传统友好与合作关系”所做出的努力。

战略与安全考量

尽管表面上显得“热络”,北京一直以来都十分忌惮朝鲜的野心。朝鲜在中国眼中既是战略安全上的缓冲区,也是理所当然属于中国势力范围内的国家。中国支持一个无核且稳定的朝鲜半岛,出于区域和平与经济增长的考虑。

然而,金正恩眼里,核武器是政权生存和独立的必需品。朝鲜副外相在联大会议上罕见发表讲话,称朝鲜永远不会放弃其作为核武国家的权利。

经济与外交关系的平衡

二十多年来,北京一直是平壤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北京占朝鲜官方进出口总额的98%。然而,尽管当前在核问题上存在紧张,出于战略考量,中国仍持续支持朝鲜政权。

与此同时,朝俄关系也在持续升温。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朝鲜表达了对莫斯科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全力支持,俄罗斯则感谢朝鲜对库尔斯克地区提供的援助。朝鲜公开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早已不是新鲜事。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也一直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关系,但平壤和莫斯科考得太近令中国感到不安。中国希望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主要邻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中国还担心,在俄罗斯提供核技术和导弹技术的支持下,平壤可能会采取更具挑衅性的行动,进行进一步的核试验,甚至与韩国发生军事冲突。这只会破坏该地区的稳定,并使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紧张。

因此,虽然朝中俄关系看起来是借这次阅兵变得“亲上加亲”,但中国对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的考量也让三国背地里的真实关系暗流涌动。

推荐阅读  语言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多维作用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