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0 月, 2025

日本《產經新聞》50年支持台灣:雙十節廣告傳統持續

50-1-2

明日即將迎來雙十國慶,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分享了一項台灣與日本之間長達50年的交流傳統。這項傳統體現在日本《產經新聞》上連續刊登的「雙十節特輯」廣告。矢板明夫透露,過去在台日斷交、航線中斷的年代,《產經新聞》曾力挺台灣,呼籲早日恢復航班。為表達感謝,台灣政府開始在該報刊登廣告,這一傳統已持續了半個世紀。

然而,今年這一傳統面臨著被取消的危機。由於預算問題,立法院一度阻擋了廣告的刊登。幸運的是,在外交部長林佳龍的號召下,多位台灣企業家慷慨解囊,確保這份代表台日情誼的廣告得以在2023年繼續刊登。

雙十節特輯:歷史與現狀

今年的「雙十節特輯」於10月8日曝光,廣告內容豐富,涵蓋了台日交流的歷史、台灣新成立的體育部,以及與台灣經濟相關的文章。矢板明夫表示,這些報導能夠幫助許多日本讀者更加理解和支持台灣,並強調這一傳統的延續不僅展現了台灣企業界的奉獻精神,也表達了台灣社會重視對外溝通的決心。

「雙十節特輯」的傳統始於1975年。在台日斷交、航線中斷的年代,《產經新聞》成為台灣在日本唯一的宣傳窗口,吸引了許多日本讀者對台灣產生興趣。當時,由於顧慮中國的反應,多數日本媒體不願刊登來自台灣的官方廣告,這使《產經新聞》在台日關係中扮演了獨特的角色。

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矢板明夫指出,長年刊登台灣廣告使《產經新聞》承受了來自中國的壓力,駐北京記者甚至因此受到打壓。然而,該報仍堅持理念,持續刊登雙十節廣告,成為台日友好不屈不撓的象徵。

今年的廣告雖然來自民間出資,但矢板明夫認為這種方式難以長久持續。他強調,這樣的重要外交平台不應因政治角力而中斷,面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外宣攻勢,台灣應積極向國際社會顯示存在感。

「這不僅展現了台灣企業界的奉獻精神,也表達了台灣社會重視對外溝通的決心。」

台日關係的象徵意義

這一廣告傳統不僅是台日友好關係的象徵,更是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存在的重要方式。矢板明夫期盼未來相關預算能獲得重視,讓這項珍貴的交流傳統持續下去。

隨著台日關係的發展,這一廣告傳統的延續也將成為兩國人民之間理解與支持的橋樑,進一步鞏固雙方的友誼。

推荐阅读  上海市启动阿尔茨海默病月活动,聚焦早期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