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0 月, 2025

花蓮育幼院虐童事件揭弊者遭懲 立委呼籲完善保護制度

unnamed-file-397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花蓮禪光育幼院去年爆發多起虐待事件,院生遭綑綁、熱熔膠棒虐打等不當對待。民進黨立委林月琴、陳培瑜等人今(9)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花蓮縣政府監督失職、處理失當,甚至懲罰揭弊者、前禪光育幼院長孟繁嘉,形同「懲善縱惡」。立委們要求建立完善的吹哨者保護制度,讓為兒少發聲的人不再被體制懲罰。

監察委員葉大華、蘇麗瓊調查花蓮縣禪光育幼院不當對待安置兒少案,日前公布調查報告,指出2024年4月,禪光育幼院執行長以「管教」、「體驗教育」為由,將一名9歲院生手腳以束帶綁在輪椅上,要求包尿布、將便當食物以果汁機攪打成粥糜狀餵食。雖然該院生感到不適而哭泣,但不敢要求停止。

揭弊者遭懲罰 引發社會關注

監察院的調查指出,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監督不力、處理失當,甚至對揭發虐童的前院長孟繁嘉開罰。民進黨立委林月琴、陳培瑜等人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地方政府與中央主管機關衛福部「雙雙失能」,呼籲建立吹哨者保護制度,讓「為孩子發聲的人不再被懲罰」。

林月琴表示,監察院報告揭露,禪光育幼院長期存在虐童情形,包括兒童被綁在輪椅上13小時,限制行動等,花蓮縣社會處卻未即時介入,甚至有社工對孩子說「忍一忍就好」,顯示制度性怠惰與專業失靈。她痛批,縣府對揭弊者重罰、對加害者輕罰,完全違背「以兒少最佳利益為原則」的精神。

制度缺失與專家意見

林月琴提到,面對本案唯一揭弊者,縣府卻推諉卸責、開罰不手軟,不僅未能查明延遲通報的阻卻違法事由,更將案件曝光媒體的責任全數歸咎於吹哨者一人。本應配合《兒少權法》修正適用的裁罰基準,卻多年未檢討調整,致使本案裁處金額毫無客觀依據。

遭懲處的前院長孟繁嘉在記者會無奈地說,自己長年從事藥癮與愛滋關懷工作,因不忍院內孩子受虐,才決定通報並尋求外界協助,「沒想到說出真相後,被罰的人卻是我。」她表示,自己是唯一通報者,卻被以「延遲通報」罰6000元、「不當揭露個資」罰7萬元,最後被迫離開院所,孩子仍未獲得真正保護。

律師紀岳良指出,花蓮縣政府在法院辯解,說重罰是因吹哨者揭弊讓院生不安、院方管理困難,毫不遮演「清算吹哨者」,他認為,縣府開罰金額缺乏法定基準,衛福部在訴願階段更是「照抄地方報告」,未進行實質調查,已違反行政比例原則。

未來展望與改革呼籲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陳志遠也說,禪光育幼院長期對兒少施暴,對孩子而言是長期災難;花蓮縣府社政失能,中央可接管救災,卻無法「接管救小孩」,制度漏洞亟待補救。他指出,院內人員疑長期知情卻未通報,縣府懲處輕微,反讓吹哨者受罰最重,真正受害的仍是孩子。

禪光寺雖宣布育幼院停辦,卻仍以「收容孤苦老人」名義募款,對外稱照顧長者、對主管機關則稱「老人自願修行」,恐再度利用宗教名義規避監管。他呼籲衛福部與地方社會局徹查,並建立中央介入機制,防止地方怠職導致受害者無人救援。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拒絕兒虐、防止老人受虐,請勇敢撥打110、113。

推荐阅读  邰智源挑戰海軍陸戰隊體驗 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