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10 月, 2025

合肥上空现罕见“鹰柱”奇观,300余只猛禽过境

300-

国庆假期期间,合肥市上空出现了一道罕见的自然奇观:由300余只猛禽形成的“鹰柱”现象。这一壮观景象由小仙的自然派新型通讯员张忠东在四顶山观鸟时记录下来,成为近年来巢湖畔单次观测中猛禽数量最多的一次,为研究该区域鸟类迁徙提供了宝贵的实地数据。

进入秋季,合肥附近的几座山成为了爱鸟人士观赏猛禽的最佳地点。张忠东回忆起发现“鹰柱”时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那是在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天气晴好,能见度高。”他在山顶的固定观测点,用“大炮筒”巡视天空。

300余只猛禽形成“鹰柱”奇观

“起初只是零星看到几只凤头蜂鹰、红隼之类的猛禽飞过。但很快,情况变得不同寻常。”张忠东注意到,从北方持续有猛禽个体汇入,它们并不停留,沿着固定的方向朝南方持续飞行。

“它们一群接一群地飞来,在空中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张忠东立刻意识到这将是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事件,迅速用相机对准天空,默默识别、计数和记录。整个观测持续了数小时,最终估算出此次过境猛禽群体规模超过300只。

“如此集中且大规模的数量,在我个人于四顶山的观测经历中是前所未有的,场面非常壮观。”

“鹰柱”现象的生态学意义

那么,什么叫“鹰柱”呢?“从视觉形态上看,有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猛禽,在同一股气流中,由下至上,呈螺旋状盘旋上升。从远处看,这些鸟在一个垂直的空间内分布,仿佛构成了一根巨大的、旋转的柱子。”有着十几年观猛禽经验的生态摄影师张忠东解释道。

此外,这也证明了猛禽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它们体型较大,长途迁徙非常消耗体力。因此,它们会找到并巧妙地运用上升气流作为“免费电梯”。“它们只需展开翅膀,飞入其中,不需要扇动翅膀,就能被气流托举着盘旋上升。这也是最省力的一种迁徙方式。”

巢湖: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

此次大规模猛禽过境记录并非偶然现象,其背后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鸟类学专家指出,巢湖地处中国东部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其广阔的水面、周边的丘陵山地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南迁北往的候鸟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坐标、中途停歇地和能量补给站。

“本次在四顶山记录到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猛禽过境群,有力地证实了巢湖是我国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

这一记录不仅丰富了该区域鸟类迁徙的基础数据,也凸显了巢湖周边生态环境对于全球候鸟保护的重要性。

“合肥猛禽迁徙的高峰期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中下旬,秋季一般为9月初到10月底,其中以秋季迁徙最为壮观。”张忠东介绍,“巢湖岸边的白马山、四顶山、袁家山都是观猛禽的好去处。”

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挑战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