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月, 2025

孟子天下关怀思想的现代启示与国际影响

unnamed-file-214

中新社 北京10月5日电 题:孟子天下关怀思想的现代启示与国际影响 作者 陈晓霞

孟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其独特的天下关怀思想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孟子的思想核心围绕“人禽之辨”“义利之辨”“王霸之辨”三重辩证关系,旨在调和“人与物”“己与群”“群与群”之间的关系。这一思想不仅帮助人们认清生命价值,还为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并对构建国际新秩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孟子天下关怀思想的核心内涵

孟子认为,人类的心灵本质上是相同的,普通人与圣人的本性没有区别,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在道德追求上,人类有着共同的标准和判断,这种共性体现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

孟子提出“四端”作为人类固有的道德基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强调,这些道德情感是人类天赋的,而非外部强加的,若不加以培养,人便会被感性欲望所支配。

孟子强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即良知良能是生而有之的道德属性。只有当人们具备仁爱之心,才能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将爱不断扩展,惠及整个人类。

孟子天下关怀思想的当代价值

孟子的天下关怀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禽之辨”强调了人性中的仁义礼智“四德”,打破了宗教、信仰、种族等壁垒,实现了人类在本性上的平等。

其次,“义利之辨”提供了实践准则,孟子主张“义利合一”,强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结合,倡导仁政,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天下关怀的重要性。

最后,“王霸之辨”彰显了天下关怀的终极目标,孟子视王道为最高追求,反对不义之战,推崇王者之师。这一思想为世界公正合理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

对国际新秩序的建构具借鉴价值

孟子主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强调仁爱是普遍存在的,从亲人开始,扩展到整个人类及生物。汉学家万百安指出:“孟子认定,我们应该去做我们可以获得的最欲求所做的事。”

孟子认为,国家、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应以仁义为原则,而非利益,以道德规范行为,以利和义的有机统一保证社会正常秩序与世界和平。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者爱人”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整体宇宙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人文资源。孟子的理念如“天下为公”“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等,强调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国家优先于个人,对国际新秩序的建构及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孟子的天下关怀思想,倡导人与万物和谐共处,为应对当前社会个人至上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气候变暖等问题提供了人文资源,引导民众成就美德,成为向上向善之人,实现“天下定于一”“万物归于仁”的社会理想。

作者简介: 陈晓霞, 孟子研究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

推荐阅读  楊祐寧三寶爸生活點滴:家庭重心與職業挑戰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