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遇冷:影院调整排片策略应对
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迎来激烈竞争,10部新片争相上映。然而,截至10月2日上午9时,国庆档票房仅达4.25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暂列票房前三。据灯塔专业版数据,《731》意外成为“黑马”,在下沉市场表现突出,四线城市票房占比高达35%。
尽管票价有所下降,今年国庆档影片的预售破亿元的步伐却大幅放缓。资深电影行业观察者“连城易脆”指出,观众如今更倾向于等待电影口碑发酵后才购票,观影已不再是大众首要的娱乐选择。
预售市场低迷,影院调整排片策略
国庆档开启前的预售情况不容乐观。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30日15时,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但较往年明显放缓。2023年和2024年国庆档预售票房破亿元的节点分别为9月27日和28日,而2025年直到国庆档揭幕前一天才达成这一目标。
影院经理在排片规划上陷入两难境地。某影城负责人透露,《浪浪人生》多场次预售无人问津,调整为《731》后,票房迅速提升。重映的《阿凡达:水之道》也吸引了部分观众,显示出市场对新片的冷淡。
粉丝撑起预售基本盘,普通观众观望
尽管预售票房放缓,今年国庆档影片阵容仍然丰富,涵盖奇幻、动作、战争等多种类型。《刺杀小说家2》凭借极致视听体验位列预售前三,年轻观众占比突出。
然而,预售票房更多依赖粉丝群体的支撑。影评人“连城易脆”认为,观众的观影态度愈发谨慎,电影消费已从普通娱乐型消费转变为文化事件型消费,只有影片具备口碑或话题加持时,才会触发观影决策。
影视股表现分化,中国电影成国庆档“最大玩家”
随着国庆档临近,资本市场对影视板块的关注度提升,相关个股表现分化。横店影视收获涨停,华策影视涨幅达5.57%,而金逸影视等公司股价则出现下跌。
中国电影在本次档期内参与了10部新片中的5部,内容布局为其股价带来支撑。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近90个创作开发项目,显示出强大的内容储备。
从影片内容特征来看,续集化、系列化、IP化已成为主流。《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观众基础雄厚;《刺杀小说家2》则是商业类型片成功后的续作。
市场展望与未来趋势
行业机构对国庆档市场表现持理性判断。拾珠传媒指出,尽管缺少黑马影片,整体质量中规中矩。电影的内核仍是供给创需求,能否创成绩高点仍需观众首轮投票。
“连城易脆”认为,当前电影行业处于“多影片供给但整体热度偏低”状态,部分影片通过持续放映积累口碑,逐步推高票房。针对本次国庆档票房格局,他预测《志愿军:浴血和平》可能成为票房冠军,而《震耳欲聋》则可能成为黑马。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