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0 月, 2025

广东省考古新发现展览在广州开幕,揭示岭南历史

unnamed-file-1398

中新网广州9月28日电 (记者 程景伟) 9月28日,“看见岭南——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的综合陈列楼三楼临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为公众呈现广东省自1990年以来的11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省内重要遗址的361件(套)文物。

展览以时间线索为主线,分为“岭南祖地”、“文明进程”、“融合之路”、“潮舶千年”四个部分。展出的文物包括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圈足盘、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甬钟等珍贵文物。

考古发现的背景与意义

广东省在全国考古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共11项,涵盖10处遗址。这些遗址的年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明代中晚期,类型多样,包括洞穴、沙丘、贝丘、墓地、宫苑、沉船等。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揭示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还为研究中国南方的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南海I号”南宋沉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展览亮点与专家观点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出土的手斧、英德青塘遗址出土的早期陶片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岭南地区的早期人类活动,也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活方式。

考古学家表示,这些发现为研究岭南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文物是岭南地区古代文明的直接见证,展示了该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专家指出。

未来展望与影响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考古成就的总结,也为未来的考古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工作将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为揭示更多历史真相提供可能。

展览的成功举办也将进一步推动公众对考古学的兴趣和了解,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身于这一领域。“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一位参观者如是说。

未来,广东省将继续加强考古研究,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全球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推荐阅读  2025年广东青少年射击锦标赛暨十五运会测试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