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月, 2025

三星堆论坛揭示中国最早彩绘青铜器的考古突破

unnamed-file-1397

9月27日,在四川省文物局、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和中共广汉市委联合举办的2025三星堆论坛上,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震撼发布。研究显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彩绘青铜器使用朱砂和大漆作为原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铜胎漆器。

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撑罍顶尊曲身鸟足神像”中,其帽饰细节展现了彩色青铜器与漆的结合,这一结合来自于大地的金属和树木的有机质,形成了精美的艺术作品。彩绘青铜器通常被认为最早出现在晚商时期,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显著提升。

考古发现与技术分析

自2022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三星堆八号坑出土的青铜器彩绘残留样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团队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这些红色的朱砂并非使用动物胶粘合,而是用大漆黏合的。

进一步研究表明,“青铜撑罍顶尊曲身鸟足神像”上部构件彩绘部分的朱砂颜料填充采用了多层填充工艺。首先在凹槽内涂上一层漆,然后在漆未完全干透时,加入一层朱砂进行着色。朱砂颗粒被轻轻按压以固定在漆层中,部分颗粒嵌入漆层,直至凹槽被红色填满。

历史背景与学术影响

三星堆遗址的彩绘青铜器工艺可能与古代漆器工艺存在重要关联。早在二里岗时期的青铜器凹槽中,就发现有褐色或灰色的细小颗粒,说明古人对青铜器的色彩装饰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得更早。

“这项研究为重塑学界对中国青铜器的认识提供了新例证,为填补古代彩绘艺术研究的空白提供了新内容。” ——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苏荣誉

2025年3月28日,该项科研成果发表在科技考古权威期刊《npj Heritage Science》上,为阐释三星堆遗址的重要价值提供了新视角。

未来研究与文化价值

三星堆遗址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古蜀文明的艺术成就,也为现代考古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未来,研究人员计划继续探索三星堆遗址的其他未解之谜,进一步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发现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青铜器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了对古代工艺的深入研究。三星堆遗址的彩绘青铜器无疑是中国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杰出代表,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研究。

推荐阅读  雪豹“凌小蛰”重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