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0 月, 2025

高雄教師槍擊案:情感糾葛引發未遂殺人

unnamed-file-1331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高雄市一名黃姓男子因與同校劉姓女老師的情感糾葛,於2024年6月某日下午在地下停車場企圖槍擊劉女。所幸,由於槍枝卡彈,未造成任何傷亡。黃男隨後被捕並被控殺人未遂,判處7年半徒刑。然而,他對延長羈押不滿,要求與政治人物柯文哲、鄭文燦比較交保待遇,但高雄高分院駁回其要求。

根據判決書,黃男與劉女在2024年初短暫交往兩個多月後分手。分手後,黃男多次要求復合未果,心生不滿,遂於網上購買改造手槍、子彈及電擊棒等物品,並在學校地下停車場埋伏,準備對劉女進行襲擊。

事件經過與法律裁決

2024年6月26日下午,劉女授課完畢準備離校,黃男突然現身,雙方發生激烈爭吵。黃男原計劃以電擊棒將劉女電暈後再行槍擊,但因槍枝卡彈而未能得逞。劉女趁機逃脫,並向另一名黃姓女老師求救。該女老師見義勇為,阻擋在兩人之間,最終黃男未能完成其計劃,並被趕到的警方逮捕。

高雄地方法院審理後,依殺人未遂罪判處黃男7年6個月徒刑。由於案件仍在上訴中,且羈押期即將屆滿,合議庭考量黃男作案前留有遺書,偵辦期間曾透露輕生念頭,為防止其逃亡或自殺,裁定延押2個月。黃男要求比較交保待遇遭駁回。

情感糾葛與犯罪動機

專家指出,情感糾葛常成為犯罪動機之一,尤其在分手後未能妥善處理情緒時,易導致極端行為。心理學家李教授表示:「在這類案件中,嫌犯往往因未能接受分手事實而採取過激行動,這反映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類似事件在過去亦有發生,2019年台北市曾發生一起因情感糾葛而引發的暴力事件,最終導致多人受傷。專家呼籲,社會應加強對情感教育的重視,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法律與社會的反應

此次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如何處理情感糾葛引發的暴力行為方面。法律專家張律師指出:「法律必須對此類行為予以嚴懲,以達到警示作用。」他強調,法律的介入不僅是對受害者的保護,也是對潛在犯罪者的警示。

同時,社會各界也呼籲加強對受害者的保護,避免二次傷害。三立新聞網提醒讀者:保護被害人隱私,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拒絕兒虐、防止老人受虐,請勇敢撥打110、113。

未來,如何有效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專家建議,除了法律的嚴懲外,還應加強心理輔導和情感教育,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

推荐阅读  苗栗移工砍傷孕貓致一屍三命 引發社會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