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支队多科目实战化训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在初秋的某个清晨,海军某支队的舰艇编队驶入了陌生海域,开始了一场多科目实战化训练。这次训练旨在提升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检验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水平。
“发现‘敌’机一架,向我编队接近!”随着战斗警报的响起,编队指挥员迅速下达命令,各舰调整阵位,形成对空防御阵形。在作战指挥室内,指令声此起彼伏,战位间的协同配合显得尤为紧密。
电子对抗战位报告称“‘敌’机发射导弹!”编队指挥员经过迅速研判后,果断下达指令:“准备发射干扰弹实施干扰,副炮做好对空抗击准备!”
实战化训练的背景与目的
此次训练的背景是近年来海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面对的多样化任务需求。支队领导介绍,他们坚持“多科目穿插、多特情叠加、多‘敌’情想定”的原则,旨在锤炼指挥员的战场指挥水平和部队的临机处置能力。
在这次训练中,支队组织了实射干扰弹、副炮对空射击等多个实战化科目训练。通过这些科目,部队的连续作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训练中的挑战与应对
“‘敌’船向我接近!”在刚刚解决了空中威胁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雷达战位迅速研判目标情况,编队指挥员指挥舰艇调整航向航速,占据有利攻击阵位。
锁定“敌”目标后,某舰主炮炮手完成射击诸元装定,按下发射按钮。“轰”一声巨响,水柱冲天而起,“敌”船被准确命中。然而,导调组再次设置新特情:机库牵引车“中弹起火”,主机兵头部“受伤”。
面对突发状况,损管队携带灭火器材迅速行动,医疗组立刻前出救治“伤员”。官兵们反应迅速,成功完成特情处置。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军事专家指出,这种高强度的实战化训练不仅提高了部队的应急反应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作战效能。专家认为,这种训练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只有平时练就过硬本领,战时才能敢打必胜。”
支队领导表示,近年来他们根据不同专业与岗位,结合夜间、雨雾天气等复杂环境,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引导官兵在真打实备中固强补弱。
此外,支队还围绕职能定位和装备运用,组建重难点课题攻关小组,探索不同作战样式下的战法训法,为部队遂行多样化使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积累,海军某支队在未来的任务中将更加游刃有余,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高效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