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在港召开 聚焦数字时代犯罪

中新社 香港9月23日电 (记者 戴梦岚) 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于9月23日在中国香港隆重召开。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率中国检察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承办,主题聚焦“数字时代打击洗钱、腐败犯罪及资金追缴”。
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首席大检察官应勇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分别致辞。应勇表示,中国最高检高度重视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机制的发展,已建立官方网站和检察官交流培训基地,旨在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
会议背景与重要性
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自成立以来,已成为促进区域司法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会议的召开,正值全球面临日益复杂的跨国犯罪挑战之际。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洗钱和腐败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李家超在致辞中强调,香港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双语司法管辖区,具备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条件。他指出,此次会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犯罪。
会议成果与未来展望
开幕式后,举行了全体会议,应勇与东盟各成员国检察代表团团长、林定国、澳门特区检察院检察长陈子劲分别作主旨发言。与会代表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新版官方网站,并签署了《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联合声明》。
“我们一致同意加大对洗钱和腐败相关犯罪的刑事司法协助力度,加强成员国检察机关间的沟通协调和交流培训。” ——联合声明
声明中,成员国达成共识,将合力打击跨国犯罪,加强司法协作,并共同建设和运行好会议官方网站。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司法合作关系。
专家观点与历史比较
专家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司法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自2003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此次会议的主题反映了当前全球司法合作的趋势,即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打击新型犯罪。
法律专家李明表示,“数字时代的犯罪挑战需要各国检察机关的密切合作,只有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才能有效遏制跨境犯罪的蔓延。”
结语与未来步骤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司法领域合作的新篇章。未来,各成员国将继续落实《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进一步增进互信与合作。
随着会议达成的共识逐步落实,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司法合作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区域的安全与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