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机票价格差异引争议:会员等级越高价格越贵?

随着中秋和国庆双节的临近,机票预订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消费者对机票价格的透明度和出行权益的关注度也在同步攀升。近日,四川成都市民金先生向信网反映,他在美团平台购买机票时遭遇了“大数据杀熟”现象——同一航班,他的购买价格比朋友手机上显示的价格高出33元。
信网通过实测发现,美团平台上同一航班在不同账号显示的价格确实存在差异,且存在“会员等级越高、消费记录越多,价格越高”的情况。
老用户购票多花钱:实测证实美团机票“看人下菜碟”
9月16日晚上,金先生在美团上购买了一张9月29日从成都天府机场飞往淮安涟水机场的机票,经过多番对比,他选择了多彩航GY7175航班,机票价格为810元。“我刚付完款,朋友就跟我说同一个航班他的美团App上显示只要777元。”金先生说,自己是美团的老用户,之前就在美团上预定过机票和酒店,没想到用得越多,价格越贵。
为了验证金先生遇到的情况,信网也进行了尝试,用三部手机同时在美团上搜索了9月29日成都天府机场飞往淮安涟水机场的机票,其中多彩航GY7175航班的价格分别为783元、792元、815元。经过进一步对比,三个账号的积分和会员等级各不相同,积分最高的黑金会员看到的价格最贵,积分最低的普通会员看到的价格最便宜。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禁“杀熟”次日 美团机票差异定价
信网注意到,长期未使用美团购买机票的用户,在打开平台时会收到优惠券推送,而高频消费的账号则没有类似优惠。这一情况并非个例。随着双节出行预订高峰来临,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分享了自己在美团购买机票时遇到的价格差异问题,质疑平台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
这一现象与国务院最新监管要求形成鲜明对比。国办函〔2025〕95号文件明确规定,要“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旅游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得以‘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该通知成文于9月11日,9月15日正式发布,距金先生购票仅一天时间。文件特别强调要“优化旅游市场消费环境”,在中秋国庆双节出行高峰前夕释放出强化监管的信号。
律师观点:差别定价需透明
北京隆安(青岛)律师事务所的史士辉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平台有义务告知消费者价格的形成机制。如果价格差异是基于用户的消费历史、会员等级等信息,平台必须明示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而不是隐藏它。未告知即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平台向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间点展示同一商品的不同价格,且未以显著方式明示定价规则,如告知用户‘新用户专享’‘特定渠道优惠’等,导致消费者在误解的情况下做出了购买决定。这种不透明、不统一的定价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欺骗性价格手段。”
史士辉律师建议,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订单截图、价格对比截图等,并与平台客服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信网的询问,美团客服表示,“机票价格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航班剩余座位数量、预订时间、优惠活动等,价格实时变动属于正常情况,不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对于不同账号显示不同价格的问题,客服解释称平台发放的优惠券补贴均来自美团自身,可能是由于优惠券、会员等级等因素导致的,且优惠券的补贴为平台承担。
然而,当被问及为何老用户消费记录多、积分高的会员看到的价格反而更高时,客服未能给出明确答复。
随着消费者对价格透明度和公平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线旅游平台的定价策略亟需更加公开透明,以避免引发更多争议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