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随心团:线上线下双赢的创新团购模式

近两年,“增量”成为商业领域的热词。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大家都在追求新的用户、新的场景或新的渠道。然而,真正的增量不仅仅是挖掘新用户,更在于激活老用户的活跃度;不仅是找到新场景,还要细化场景下的新需求;不仅是投入更多新渠道,更要找到更精准、更高效的转化方式。这对平台或商家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整合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期,抖音生活服务推出的“随心团”成为一个典型的创新案例。随心团是抖音团购模式的业务升级,它打通了“到店+到家”双场景,允许用户购买团购券后,自由选择到店核销或团购配送到家。
随心团的创新模式
随心团的“巧劲”首先在于其轻量化的运营方式。抖音并不构建自身的运力体系,而是依靠品牌方和第三方资源。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抖音可以继续专注于自己熟悉的内容和流量经营,实现流量场和内容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地商家。
更进一步看,这种模式在不改变团购底层逻辑的前提下,通过配送服务拓宽消费场景,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实体商家带来新增量。
即买即核:团券和消费的同步实现
熟悉抖音的用户都知道,团购的生意模型基于天然流量池和兴趣推荐机制的高效“货找人”,核心在于精度和准度。然而,传统团购模式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断点:第一,用户容易遗忘已购团券;第二,被内容激发的即时消费需求未被充分利用。
“随心团”的出现,能够很大程度上补足团购的这一短板。通过“到店+到家”双线并行,随心团拓宽了生意场景,拉动了消费频次和增量。
品牌案例:DQ的成功实践
以DQ为例,品牌冰淇淋在随心团模式下找到了新的生意场景。通过节日节气营销和热门IP联动,DQ以“免配随心团”为核心转化工具,搭配全场景消费矩阵,实现了品牌声量与销售业绩的双重突破。
8月16日,DQ凭借“立秋的第一口冰淇淋”等核心话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间向核心消费群体预热和精准导流;成交人数单日环比增长44.88%,核销金额单日环比增长51.38%。
七夕期间,DQ推出更符合七夕的节日系列产品,单日核销金额环比增长72.25%,成功将季节性话题转化为品牌增长契机。
多样化场景种草
在消费分层加剧与需求碎片化的背景下,消费正在走向场景化、多元化。廖朵朵在816超级特惠日围绕“即便不过生日,也有蛋糕吃”的痛点,成功将千层碗从“生日场景”延伸到“日常下午茶、闺蜜小聚、自我犒劳”等高频场景。
幸福西饼通过“七夕主题短片+蛋糕制作直播”等内容组合推高新品关注,七夕当日核销85.29w,实现7-8双月核销峰值。
全时段、全链路覆盖的广泛应用
茶百道采取了分时段+分产品的组合策略,尽可能减少用户决策和等待成本。锅圈食汇则聚焦“聚会+夜宵”需求场景,传递“最快30分钟,在家火锅自由”的心智,七夕当天销售额突破千万。
喜姐炸串结合夏天消费场景推出夜宵场景双人撸串套餐,精准推送“炸串”搜索人群包,人群资产总量环比提升8.18%。
从种草到复购的闭环
抖音的内容种草机制天然具有推送新品的优势。随心团让用户“不出门就尝新”,也让新品具备了“出道即可爆款”的潜力。
麦当劳采用了新款+爆款模式产品组合,满足用户尝新和食用双需求,直播贡献环比增加60%。
随心团让“兴趣—购买”路径极短,商家可实时优化,以更低边际成本撬动更高转化。
结语:随心团的未来前景
随心团的出现,实现了高效的“获客”和“留客”协同。在时间的复利效应下,商家与用户、用户与平台、商家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实体商家也将实现“等客来”到“客自来”的转变。
这一模式不仅为商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本文来源:北晚在线。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