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9 月, 2025

青海矿企无视环保督察,非法填埋万吨危废引发调查

unnamed-file-879

据“海西发布”消息,2025年9月19日,《无视中央环保督察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视频和文稿在网络上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海西州委、州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海西州和大柴旦行委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核查。同时,调集化工专业人员进行环境检测,后续将根据核查和检测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据《经济参考报》9月19日报道,记者近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调查发现,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被举报非法掩埋大量工业危险废物。上级部门曾责令该企业在中央环保督察前进行整改,但该企业却在督察前突击将大量已偷埋的危废挖出并另行填埋,涉及数量达上万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二次伤害。

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专家指出,兴华公司危废填埋点距离柴达木盆地北缘重要的生态屏障——大柴旦湖仅数公里。大量非法填埋的危废极易扩大地下水污染,并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湖体,可能引发大柴旦湖生态恶化。

“非法填埋的危废一旦进入地下水系统,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损害。”一位不愿具名的环境科学家表示。

非法填埋背后的企业责任

兴华锂盐有限公司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环境保护法,还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该企业在面临中央环保督察的情况下,选择了“未督先改”的错误路径,试图通过转移填埋地点来掩盖事实。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应更加重视生态保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

类似的环境事件在国内并非首次。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然而,个别企业仍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非法手段规避监管。

此次事件的曝光,再次提醒我们,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的严格监管,也需要企业的自律和公众的监督。未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各方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目前,海西州和大柴旦行委调查组已开始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法律制裁。公众期待着一个公正透明的调查结果,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社会的公正。

推荐阅读  青海同仁市热贡六月会:千年文化遗产的现代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