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潮评”大赛启动,浙大等名校积极参与

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潮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日前正式启动,迅速在全国高校中掀起热潮。赛事通知发布不到五天,组委会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份投稿作品。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多所知名高校积极响应,将大赛作为新闻评论、新闻写作等课程的实践平台。
本次大赛旨在发掘新时代的评论人才,为青年提供表达观点、参与公共讨论的平台,展示当代青年的思想锐力。参赛对象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评论选题聚焦社会热点及青年关心的话题,突出青年视角与现实关怀。
高校积极响应,赛事影响力迅速扩散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不仅转发赛事通知,还组织校内启动仪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赛事信息通过微博、小红书等渠道广泛传播,迅速覆盖各个学院和班级,形成全国性影响力。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曾耀湘表示:“参加评论大赛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书面化,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也是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他的作品《“丝瓜汤”段子背后的青年呼唤》已被浙江日报《观点》版刊登。
多元参与,评论不再是文科生的专利
本次大赛邀请了诸多评论名家担任评委,包括高校教授、知名媒体评论人等,为大赛助力打call。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沈爱国教授指出,参与评论大赛有助于提升青年学子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曹林则鼓励青年学子打破沉默,多多写作,与世界链接。参赛者李雅楠认为,青年一代关注社会并用心发声,期待通过大赛展示青年力量。
赛事平台开放,鼓励多角度思考
“潮评”大赛采取开放的姿态,鼓励多角度的思考。参赛作品形式多样,包括文字评论、图画评论、视频评论等。参赛者可通过潮新闻客户端的“潮评”圈子上传作品,浙江日报和潮新闻客户端将择优刊登。
湖南工业大学的陈剑宇表示,潮新闻平台的审核速度快,编辑意见专业,对创作方向采取包容态度。许多高校学生自发组织备赛小组,形成了浓厚的思辨氛围。
大赛社群火热,青年学子热烈讨论
随着赛事信息的广泛传播,各大高校学生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南京师范大学的王雨凡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赛事机会表达自己,成为别人的“嘴替”。
大赛社群现已火热开聊,参赛选手们在群聊中热烈讨论社会热点,见证每周之星、月度之星的精彩佳作。大赛征稿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1月15日,欢迎广大大学生朋友积极投稿。
“潮评”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力争以更开放姿态策划新内容、新活动,实现话语体系的“破壁”与共情,致力于打造青年评论人才的交流和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