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9 月, 2025

网红酸奶引发健康争议:是便秘救星还是肠胃隐患?

unnamed-file-809

最近,一款主打“现制”和“高活菌”的网红酸奶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许多消费者在饮用后出现了腹泻症状,甚至有人因腹泻严重而在深夜被送往急诊室。更有甚者在评论区中称其为“新型泻药”,引发了关于这款酸奶安全性的广泛讨论。

这款酸奶售价超过40元,因其高浓度的益生菌含量而受到关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肛肠科主任中医师王元钊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致泻”效果可能与高浓度益生菌和其他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关。

高浓度益生菌的双刃剑

根据王元钊的分析,这款酸奶含有“100亿B420菌”(乳双歧杆菌BB-420),是一种国际公认的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菌株。然而,益生菌并非越多越好。单杯剂量高达100亿,相当于5-10天的推荐摄入量。对于肠道菌群平衡的人,过量益生菌可能打破菌群稳态,引发肠道蠕动亢进,尤其是肠道敏感者,可能出现类似“食物不耐受”的应激反应,如腹痛、腹泻。

此外,酸奶中的其他成分也可能加剧这一效果。例如,热卖的“西梅桃子味”酸奶中含有的西梅和桃子,分别含有山梨糖醇和果胶,均可促进肠道蠕动。加上550ml的大容量和低温保存要求,进一步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加速肠内容物排出。

中医视角:脾胃虚弱者需谨慎

王元钊指出,从中医角度看,频繁腹泻不仅是肠道问题,更是脾胃受伤的信号。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对于有脾虚症状的人,如晨起腹泻、食后腹胀等,摄入生冷的酸奶、高纤维水果和过量益生菌无异于“雪上加霜”。

高浓度益生菌酸奶的禁忌人群

王元钊提醒,以下五类人群不适合饮用高浓度益生菌酸奶:

  • 肠胃功能弱及严重胃肠疾病患者:如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 婴幼儿:6个月至3岁宝宝肠道菌群尚未完善,过量益生菌易导致菌群拮抗。
  • 孕妇和哺乳期妈妈:孕早期腹泻可能刺激宫缩,哺乳期益生菌代谢产物可通过乳汁传递。
  • 老年人:肠道蠕动速度下降,可能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 过敏体质人群:对酸奶、益生菌及其成分过敏者需特别注意。

误区澄清:腹泻不等于排毒

王元钊强调,频繁腹泻并不是排毒的标志,而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绒毛受损,影响营养吸收,并引起电解质紊乱。若出现身体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学通便的黄金法则

为了科学通便,王元钊建议遵循以下五大黄金法则:

  • 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果蔬膳食纤维。
  •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尤其是在晨起或餐后1小时。
  • 每日饮水1500-2000ml,以温水为佳,分次饮用。
  • 每天适量运动,如健步走。
  • 尽量减少久坐。

对于严重便秘问题,如每周排便少于2次,建议通过肛肠科专项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健康不是“网红产品”的试验场,肠道健康需要持续的呵护,而非追求一时的“痛快”。

推荐阅读  黃迪奇:從網罪科督察到創業者的勇敢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