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建设部长会议通过《桂林倡议》,推动高质量合作

中新社桂林9月16日电 (记者 林浩 欧惠兰) 9月15日,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在广西桂林隆重举行。此次会议吸引了中国及东盟十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东盟观察员东帝汶的建设部长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加强务实合作,携手推动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会议以“数智赋能 文化传承 推动中国—东盟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了重要成果文件《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桂林倡议》。该倡议就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数智赋能,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以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
数智赋能与文化传承的结合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议上分享了中国在数智赋能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方面的实践。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也为城市安全筑牢了底线,推动了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倪虹强调,保护和传承城乡历史文化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技术的应用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性。
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
东盟国家与会部长和代表纷纷表示,愿与中方一道,持续拓宽合作领域,开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的新局面。东盟观察员东帝汶也表示,将积极参与到这一合作框架中。
“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不仅限于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更在于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一位东盟国家代表指出。
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
自2023年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设立以来,双方的交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技术联合培养成效显著,合作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此次会议通过的《桂林倡议》进一步丰富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桂林倡议》的通过,不仅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能,也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合作的范例。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将在更多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结束后,相关各方表示,将继续推动《桂林倡议》的落实,并在未来的合作中不断创新,确保合作成果能够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