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9 月, 2025

银川市“六权”改革推动绿色发展,交易额突破28.5亿元

28-5-

银川市的“六权”改革平台交易额近日突破28.5亿元,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典范。通过“多权融合”改革,银川市正在激活绿色发展的新潜力。

9月15日,兰一生态园工程项目负责人徐颖介绍,自2023年6月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创新推出的“点状供地+原地类管理+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三位一体土地供应新模式,企业用11宗6.3亩“点状”商业用地,配套3.76亩设施农业用地,成功破解传统“片状供地”下企业投入高、周期长的难题。

创新土地供应模式

银川市的土地权改革是“寸土生金”的缩影。自2024年以来,该市已累计出让“标准地”11宗,总面积1029.7亩。这种高效的土地要素配置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展示了银川市“多权融合”改革的一个侧面。

作为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银川市首创了“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科学流转通道。每天近5万立方米尾水经处理后“重生”,年提供260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同时置换出等量黄河水用于工业生产,年产出45亿元增加值。今年5月,宁夏3家企业分别购得50万立方米置换黄河水指标,完成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置换用水权交易。

用水权与碳排放权的双重改革

近年来,银川市以建设“四水四定”试点市为统揽,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100笔,交易水量6.95亿立方米,成交金额7.14亿元。通过用水权收储和质押贷款,银川市走出了一条“人水和谐、地水相宜、产水适配、城水协调”的特色发展路径。

在碳排放权改革领域,银川市以“低碳有价”释放绿色新动力。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富宁村创新“碳普惠+光伏”模式,将分布式光伏减排量接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预计年发电量超50万千瓦时,为村集体带来年售电收入约13万元、碳排放交易收入约5万元。

截至目前,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28.5亿元。

未来的改革与发展

银川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多权融合”改革,探索开发“多权融合”金融产品,打通“六权”要素纯权属抵质押贷款通道,创新“多权”一单式交易,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改善协同发力,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银川市不仅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银川市有望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继续引领潮流。

推荐阅读  美國中東特使計劃與烏克蘭會面,推動俄烏和平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