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9 月, 2025

海外算力需求激增 助推中国AI产业链发展

ai-1-5

据外媒报道,OpenAI已与甲骨文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未来五年内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中国的人工智能(AI)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中央网信办于10日披露,从7月至8月,新增9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ID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这一数据展示了中国AI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政策支持与市场反应

在政策层面,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该方案强调加强CPU、高性能AI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方面的攻关力度,开展AI芯片与大模型的适应性测试,并鼓励各地推动AI终端创新应用。这些政策支持涵盖了国产AI产业链的算力、大模型和应用环节,旨在全面推动国内AI产业链的发展。

受此影响,相关指数在早盘表现强势。根据Wind数据,截至11:30,通信设备指数(931160)上涨8.60%,其中中际旭创上涨13.98%,新易盛上涨12.08%,联特科技上涨11.25%。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一度涨超6.5%,多只成分股表现亮眼。

投资机会与基金表现

在投资领域,天弘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联接基金(A:020899; C:020900)通过投资于目标ETF,紧密跟踪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表现。该指数聚焦5G基建、光模块、卫星通信等数字经济核心硬件领域,反映通信技术升级周期的投资机会。

天弘中证人工智能基金(A:011839; C:011840)则为被动指数型基金,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覆盖AI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包括基础层(芯片/算力)、技术层(算法/框架)与应用层(行业解决方案)。

此外,天弘创业板ETF联接基金(A:001592; C:001593)紧密跟踪创业板指,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誉为中国新经济投资的“风向标”和“牛市上涨先锋”。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当前AI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算力需求的持续爆发带动了AI芯片、光模块、服务器等硬件产业链的高景气。同时,AI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大模型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加速推进,预计未来两年AI产业链将保持高速增长。

中银国际证券也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在当前国产替代加速与AI产业周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股有望受益于人民币资产重估机遇。AI算力需求的持续爆发带动了光模块、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硬件产业链的景气度提升,预计未来三年AI产业链将保持高速增长。

对于投资者而言,天弘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联接基金和天弘中证人工智能基金提供了场外一键配置通信产业链和优质AI企业的机会。投资者可以在蚂蚁财富、天天基金和京东金融等平台搜索代码查看,也可在支付宝搜“天弘基金”获取更多信息。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指数历史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产品未来收益的预测及保证,仍有亏损风险。购买前请查看相关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OpenAI 推出 ChatGPT 语音模式新功能:语速调节与自定义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