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9 月, 2025

蔡阿嘎品牌總監口誤引發「中國不是外國」爭議

unnamed-file-415

記者林宜君/台北報導 知名網紅蔡阿嘎與其妻二伯經營的自創服飾品牌,因強調「台灣製造」而受到親子族群的喜愛。然而,近日品牌總監在直播中發言時因口誤,脫口說出「中國不是外國」,該片段曝光後迅速引發網路熱議,讓蔡阿嘎一向鮮明的台派立場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直播中,二伯強調自家商品只選用台灣製造,並不是基於政治立場,而是因為中國製或其他外國廠商的商品,往往因溝通不良或品質控管困難,難以達到理想標準。她表示,唯有台灣製的商品才能讓團隊把關品質。

直播口誤引發爭議

然而,品牌總監禁慾在一旁補充,原意是想說「外國製的風險比較大」,卻一時口誤說成:「不是說中國是外國,反正就是,不是台灣製的商品我們比較掌握不到。」該段畫面被截取後流傳至Threads,立刻引起「中國不是外國」的爭論話題。

不少網友批評「中國為什麼不是外國?」、「立場模糊,賺台灣人的錢還講這種話」、「中國不是外國,那請問是什麼國?」質疑聲浪不斷。然而,也有網友替她緩頰,認為只是直播急口誤,沒有特別的政治含義,並指出蔡阿嘎與二伯多年來台派立場鮮明,沒必要過度放大。

蔡阿嘎的台派形象

蔡阿嘎曾因東京奧運資格賽事件焚燒加拿大國旗、拒買韓國商品等舉動引起高度關注,向來以台派形象深植人心。他也曾拍攝台語教學、社會議題影片,並獲教育部頒發「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不過,近來他與前員工林沛蓁(蘿拉)爆出合約糾紛,涉案金額上看數千萬,目前雙方正對簿公堂,讓整個團隊話題不斷。

專家看法與未來影響

針對此次事件,政治評論員張偉表示,蔡阿嘎品牌的事件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兩岸關係的敏感性。張偉指出,「在台灣,任何涉及兩岸的言論都可能被放大檢視,這也顯示出台灣民眾對自身文化和政治立場的重視。」

「在台灣,任何涉及兩岸的言論都可能被放大檢視,這也顯示出台灣民眾對自身文化和政治立場的重視。」— 政治評論員張偉

未來,蔡阿嘎團隊可能需要更謹慎地處理公眾發言,以避免類似的爭議再度發生。此外,這次事件也可能促使其他品牌在強調產地時更加小心,以避免不必要的政治聯想。

總之,此次事件不僅僅是一場口誤風波,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兩岸議題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品牌在市場中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政治立場的挑戰。

推荐阅读  國泰金控攜手子公司參展高齡健康博覽會 聚焦樂齡金融創新